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亂世六投資 抗通膨防通縮

1. 防禦產業股 2. 新興市場股 3. 高現金部位績優股 4. 通膨連動債 5. 非美國債券 6. 商品與房產 專家力薦

無論未來市場面對的是通膨或是通縮風險,專家建議,民生必需品零售商之類的「防禦股」,都是降低風險的好標的。

美國失業率高、薪資成長緩慢、房市未觸底回升,引起通貨緊縮顧慮,但另方面美國債務高達12兆美元,政府還大印鈔票,卻又加深通貨膨脹疑慮。專家建議六種投資方式,讓投資人不管遇上通膨或通縮危機都能自保。

專家建議投資人撥出10%至20%的資產,進行既可抗通膨、又能防通縮的六種投資。

第一是買進有訂價能力的股票。通膨或通縮都威脅到消費者經濟,投資人選股可傾向無論如何大家非買其產品不可的企業,例如藥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投資策略師說,醫療照護、消費者必需品及農業類股等「防禦型」產業的股價將獲支撐。

第二要買現金部位高的績優股。通縮時,再融資的難度變高,現金多而債務少的大企業是首選,加上這些企業會固定發放股息,就算遇上通膨,股價漲不動,也將支撐投資報酬率。

第三是新興市場股票。新興國家是原物料的主要生產商,而原物料價格會隨通膨上漲,這使新興市場股票成為優秀的抗通膨避險工具。遇通縮時,中國與印度等經濟成長快速的國家也能靠內需繼續擴張。

第四是通膨連動債券。債券對通膨特別敏感,買美國抗通膨公債(TIPS)是抗通膨的簡易方法,投資人也可透過基金購買。

第五,買進美債以外的外國債券。國際債券提供的殖利率高於美債,遇上經濟危機時,美元走勢難料,所以債券組合中挪一部分買外國債券可避險。

最後,買商品和房地產。長期擁有商品等實體資產可能面臨虧損,或者價格漲不動,但短期內可抗通膨。因為原油、食物或原物料的價格會因通膨而高漲。由於商用不動產市場仍有風險,投資人可選擇不專注於單一商用房地產的多元化基金。

就算通膨或通縮威力不如預期嚴重也無妨,因為上述戰略可使投資人的核心持股與債券更多元化,不管經濟走向如何,多元化絕對錯不了。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華潤十年醫藥夢:借力北藥集團謀藥業帝國

4月2日下午,北京國際飯店警戒森嚴,一場簽字儀式在此舉行,北京市領導、華潤集團(下稱華潤)高層以及有關部委官員出席。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與華潤集團總經理喬世波簽署了雙方戰略合作協議,主要涉及華潤對北京醫藥集團(下稱北藥)的整合。

  2000年前後,華潤在國內率先颳起並購旋風,高調樹起打造央企醫藥平臺大旗,為此承接了幾大國企重組。動作之大令全國藥業矚目,但是此後的整合之路一直迤邐曲折,收效遠非預期。

  在華潤醫藥平臺陷於膠著之際,競爭對手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下稱國藥)後來居上,而華潤心儀的上海醫藥集團(下稱上藥)股權亦旁落他人,新上藥組建問世,與國藥集團構成掎角之勢,令華潤左右受敵。

  兵臨城下,形勢緊迫,整合北藥成為華潤打造醫藥平臺的關鍵之舉,並為日後加速擴張奠下根基。

  城下之盟

  4月6日,華潤、北藥所涉上市公司齊齊發佈公告,披露華潤與北京市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藥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協議要點是,華潤旗下醫藥和微電子業務總部落戶北京,在北京打造國家級的生物醫藥和微電子產業基地;北京市政府支援華潤醫藥與北藥的整合,將提供政策扶持;華潤擬加大在京投資力度,在京建成國內生物醫藥產業龍頭企業、形成完整的醫藥產業鏈。

  目前對外公開的合作僅為粗略框架。知情者對本刊記者透露,細節尚待敲實,基本原則為華潤醫藥獲持北藥100%股份,作為對價,北京市國資委持華潤醫藥30%股份。“條款與兩年多前的方案無實質性區別,無非新瓶裝舊酒。”這位知情者說。

  華潤牽手北藥,可溯源至2006年2月華潤重組華源集團(下稱華源)。華潤由此接手了華源所持北藥50%的股份,北藥另50%的股權分由北京市國資委、其旗下北京國資委經營公司所持,分別為20%和30%。

  此後,華潤一直試圖改變與北京市國資委平分北藥的格局,希望受讓後者手中股份,進而全面控股北藥。接近華潤醫藥的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市無力做大醫藥,但又不甘在醫藥領域自削勢力,因此提出持華潤醫藥母體股份之說。

  這一方案非華潤所願,華潤遂向國務院、國資委等諸多方面尋求支援,以期北京市國資委所持北藥股份比例降至31%,由華潤絕對控股北藥,持有69%股份。

  華潤總部盤踞香港、深圳多年,一直享有深圳市給予的諸多優惠與便利,也不願將醫藥總部遷入北京。“在衙門雲集的京城,多有壓迫感。”該人士說。

  然而,就在華潤與北京市的談判遲遲難有進展之時,央企另一醫藥平臺國藥集團猝然誕生,令華潤壓力陡增。

  2009年9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一紙批文,同意國藥集團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下稱中生集團)合併重組,中生集團整體併入國藥集團。

  國藥集團、中生集團均為國務院國資委所轄央企,前者是中國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後者是國內最大的疫苗和血製品生產供應商,兩者聯合,成為中國醫藥企業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更讓華潤焦急的是,2009年10月15日,上藥集團重組方案落定,並於2010年2月1日獲監管部門批准,於是新上藥集團成形,佔據了醫藥老二之位。

  兩大醫藥集團的相繼崛起和快速擴張,令華潤倍感威脅。

  “若不儘快擺平北藥,搶佔更多醫藥資源,機會就會流失。”接近華潤醫藥的人士說,華潤最終接受了北京市的方案。

  將醫藥、微電子總部落戶北京,可增加北京市的稅源,同時北京國資委在華潤醫藥持股,既可坐擁華潤醫藥旗下各項醫藥資產,未來股份又不會被稀釋攤薄。故上述人士又說,“對華潤而言,這一合作出於無奈,屬城下之盟,不足對外炫耀。”

  華潤野心

  華潤歷來以強勢文化著稱,習慣控股並購,但在其志在必得的醫藥業,並購卻屢屢失手。

  早在2000年左右,華潤便銳意進入醫藥領域,先後選擇了一系列並購目標。2001年,華潤擬收購東北制藥集團,因其潛虧窟窿太大而放棄。2002年,華潤與山東魯抗、上藥集團、華北制藥等接觸,均無結果。

  2003年,華潤轉戰雲南白藥(000538.SZ)得手,成為其控股股東雲南雲藥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但在此後雲藥集團重組中被迫黯然退出。

  一路收購,一路坎坷。直至2004年9月,華潤在東阿阿膠(000423.SZ)方有斬獲,從山東聊城國資局手中獲得東阿阿膠29.62%股份,股改後股份降至23.14%,保持住控股股東地位。

  2005年,華源危機爆發,被華潤視為一次絕好的收購機會。最令華潤動心的是華源手中50%的北藥股權和40%上藥集團股權。華潤希冀借重組華源,一舉攬獲這兩大醫藥資源。

  上藥當時在全國醫藥行業銷售額排行榜上位列第一,旗下上市公司上海醫藥(600849.SH)是全國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已擁有一個立足上海、覆蓋華東、輻射全國的藥品分銷體系。

  北藥輸液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並擁有全國最大的生殖健康與計劃生育用藥生產基地。2004年北藥集團銷售收入佔北京醫藥行業的39%,商業銷售收入佔48%,旗下擁有雙鶴藥業(600062.SH)、萬東醫療(600055.SH)兩家上市公司,另有紫竹藥業,還有北藥股份、安徽華源、昆山醫藥、新西北雙鶴四個商業流通企業。

  經華潤力爭,獲國資委授命,承擔起重組華源和打造央企醫藥平臺的重任。於是,2007年國資委又將另一個央企三九集團重組的任務交給華潤,三九集團旗下優質的醫藥資產三九醫藥(000999.SZ)亦進入華潤醫藥的版圖。

  華潤並不滿足於此。華潤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醫藥屬高速發展的新興行業,華潤意欲將醫藥孵化打造為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按華潤“再造一個新華潤”的規劃,未來規模擴張、利潤來源,主要冀望醫藥。

  2008年左右,華潤將報告遞到國務院國資委有關領導案頭,提出將國藥集團併入華潤醫藥。

  上藥以生產西藥原料為主,北藥多集中於生產西藥仿製藥,三九的優勢在中成藥,東阿阿膠則是生產中藥、保健藥的企業,國藥則是全國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與華潤手中資源結合,無疑將成為一個完美的醫藥平臺。

  後起直追

  然而,現實擊碎了華潤的夢想。由於未與國藥集團管理層溝通,在管理層的奮力抵抗下,這一提案不了了之。

  知情者告訴本刊記者,國藥管理層此時醒悟,在央企減戶趨勢下,現在已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若要想生存就需儘快做大做強。

  驚醒後的國藥開始快速行動,一方面籌劃赴港上市,一方面加強並購,齊頭並進向前推進。

  2009年9月,國藥成功將中生集團納入自己麾下;同月23日,國藥控股(01099.HK)成功掛牌港交所,募資87.3億港元。2009年其營業收入為650億元,在129家央企中排名第50位,利潤總額排名第38位。

  由此,國藥一舉坐上中國醫藥領域的頭把交椅,搭建起一個新的最大的央企醫藥平臺。目前,國藥還在謀劃吞併另一國資委直屬央企——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與此同時,在上海市國資委的安排下,上藥與上海實業集團(下稱上實集團)聯手整合醫藥資產,組建新上藥集團,以上藥集團旗下上海醫藥(600849.SH)為醫藥資源整合平臺,通過吸收合併、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併入上實集團和上藥集團的醫藥資產。新上藥年銷售收入預計在300億元左右,僅次於國藥集團。

  “華潤與上海市的談判很僵,既然拿不到控股權,華潤就主動撤離了上藥。”知情者說。

  失去了上藥,華潤手裏重量級的醫藥資產僅剩北藥。北藥2009年銷售收入269億元,在中國醫藥企業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藥,則華潤醫藥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億元,超過新上藥,在規模上排名國內第二位。“沒有北藥,華潤醫藥就沒有體量。”知情者說。

  華潤對自身的醫藥團隊亦做出反思,董事長宋林認為,其醫藥團隊缺乏思路,沒有戰略,對收購的企業亦沒有實質性的整合。

  據了解,華潤醫藥團隊將作出大換血。知情人透露,集團總經理喬世波擬讓出華潤醫藥總經理之位,由集團副總經理、戰略管理部總經理李福祚接任。喬世波2007年擔任醫藥總經理,此次讓權被視為對整合不利承擔責任。

  此外,華潤醫藥旗下擬成立一個資產管理公司,原醫藥團隊進入這個公司,處理三九、華源遺留問題,將非醫藥資產剝離到這個公司。華潤醫藥將成為一個超級戰略業務單元(SBU),旗下華潤三九、雙鶴藥業、萬東醫療、東阿阿膠等均成為一級利潤中心。

  “至於下一步發展思路,待新團隊組建後,或有奮起直追的大動作。”知情人士說。

医药央企“5进3”重组收官

商报讯 (记者 肖玮) 暗潮汹涌的医药央企整合终于完全明朗化,随着国药集团毫无悬念地获准并购上海医工院,医药央企“5进3”重组大戏正式落定。不过,业内人士预测,医药央企的整合暂且落幕,但中国医药行业的整合之风将在今明两年越刮越盛。地方国资委下属药企以及民营药企都将走上并购重组之路。

 
  昨日,国资委发布公告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上海医工院整体并入国药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作为国资委整合医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上海医工院之前,国药集团已经将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生集团”)收入囊中,实现了医药央企的三合一。未来一段时间内,国药集团将和华润以及通用技术集团以医药央企三驾马车的格局并驾齐驱。

  资料显示,上海医工院创建于1957年,是央企中惟一的医药科研院所,主业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药品生产、销售,研发力量全国首屈一指。收购上海医工院后,国药集团预期今年的销售收入是515亿元,远期目标是在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而根据国药集团的预测,届时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就销售收入而言大约是16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新医改背景下,医药商业行业整合、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趋势。而近期国家要求在国内形成几个医药领袖集团的设想正在初步实现。

  在医药央企格局暂时确定后,三家企业的竞争关系引发外界关注。记者昨日联系到中国医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但其因参与了此次合并方案的制定而不愿做出进一步评价。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磊对此则表示,“在国药集团现有的医药版图中,已经拥有国药控股的商业网络(占集团收入的80%以上)、中生集团的医药工业资源,如今再补充进上海医工院的科研实力,可以说国药已经打通了医药产业链条。”

  在医药业务与国药有着很高重合度的华润集团,也拥有三九、华源以及北药集团等优质资源。“未来三家医药央企不仅在业务上竞争,更会争夺其他好的医药优质资源。其中,通用技术的压力比较大,因为如果其发展不好,也有可能会被其他两大集团吃掉。”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专家告诉记者。

  不过,在国资委旗下的央企中,中国新兴集团也有少量医药资产。近年来,通用技术集团一直急于做大医药产业,目前,通用技术集团已和中国新兴集团达成重组协议。新兴集团的子公司新兴医药股份公司在血浆制品上很有优势,与其联姻的通用技术在进出口贸易上将获得明显优势。

  此外,今年刚刚完成重组的新上药集团虽然不再归于央企行列,但其实力仍不可小觑。甚至有业内人士将其称之为全国竞争力最强的全产业链医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相比之下规模小很多,从整个中国医药行业来看,未来几年,将形成以国药集团、华润集团和新上药集团为主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一位医药专家向记者表示。

  几年前,龙永图曾说中国所有的医药企业产值不如美国辉瑞一家,这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医药产业。目前,组建大型医药航母已经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一大目标。李磊分析说,目前从国内医药工业领域看,外资企业力量很强,商业领域央企占有绝对优势,而从成长性来看,民营企业则走在前面。所以,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出现民营企业通过抱团来抵御央企,而央企则通过并购重组以对抗外资医药巨头的格局。

煤炭储备将催生产业链变局

 各种极端气候和局部运力短缺带来的煤炭供求失衡使得建立煤炭储备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计划,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室主任钱平凡提出,“借助数字化配煤系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煤炭储备体系”,更将带来煤炭产业链的变革。
  据了解,目前神华集团、开滦集团等煤炭企业已经在着手建设煤炭储备或物流基地,泰德煤网正在打造煤炭的供应链管理,包括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国投集团等大企业集团也都对煤炭进行储备。
  煤炭储备体系将给煤炭产业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一变革的方向是什么?会对业内企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证券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对钱平凡进行了专访。
  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动态储备
  中国证券报:我国已经有了原油储备,为什么还必须要做煤炭储备?
  钱平凡:和世界其他能源消费大国相比,我国有着独特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约占七成,而原油仅占两成;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超过1/3,煤炭和天然气相当且都仅占1/4左右。在以石油消费为主的国家中,构筑坚实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相比之下,在以煤炭消费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我国,建立强大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理所应当,但不能认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就有保障了。在较长时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不会变化,只是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我国能源对煤炭的过度依赖的现实和未来都表明,煤炭是我国必须储备的战略物资之一,建立国家煤炭储备体系有着无可争议的重要性。
  中国证券报:煤炭不像石油,长期储存会发生自然、变质等,储存还存在污染等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钱平凡:要让煤炭在储备的过程中不但不贬值还要升值,就必须采取“卖一补一”的库存战略和借助数字化配煤技术把静态储备转变为动态储备。火电厂常用的7-15天电煤安全库存管理实际上是电厂自身的“卖一补一”的战略库存。战略煤炭储备库也可以采用这一战略。
  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煤炭进出,虽然可以实现战略储备的功能,但增加了运行成本,意义不大。如果将战略煤炭储备库和数字化配煤厂建在一起,使得战略煤炭储备库和数字化配煤厂的原料库融为一体,就能够在配煤过程中实现煤炭升值。
  中国证券报:这样的煤炭增值会不会导致下游成本增加?现在已经感觉煤价很高的电力企业能否负担?
  钱平凡:这种直接采购配好的煤会带来电厂用煤的总成本最低。打个比方,电厂就是吃饭的人,而煤炭企业就是种菜的农民。为什么我们吃饭不去农民的田里买菜,而要去菜市场?实际上,电厂自己也能做配煤,但是这个成本很高。首先不同的煤种可能要从不同的煤矿采购,电厂要付出很高的协调成本,包括煤源、运输等;其次电厂自己做配煤也是有成本的,如果配不好,煤的利用效率也会很低。而采购配好的煤,虽然比直接从煤矿采购的煤要贵,但整个成本算下来还是要低一些的。
  不一定由政府投资
  中国证券报:有很多企业也希望涉足煤炭储备。能够做战略储备的究竟是哪些企业?
  钱平凡:目前众多企业参与建设基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国家煤炭储备体系,有的已经在某些重要港口筹建储备库。本质上,基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国家煤炭储备体系是把国家的煤炭储备体系镶嵌在商业性的煤炭供应链环节,从而把这些商业性的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改造成国家煤炭储备体系。
  中国证券报:政府在煤炭战略储备的建设中会有哪些支持措施?
  钱平凡:这一体系下的国家煤炭储备不一定需要政府投资建设,但企业毕竟承担着国家煤炭储备的重要职责,在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政府需要在土地、资金、税收、关键资源的配置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在国家的政策允许或可调整范围内给予煤炭储备库建设用地适当的费用减免,并按工业用地计价;对煤炭储备库富裕的库存煤炭提供贴息贷款,对因政府储备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进行必要的补贴;对运营商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在铁路资源分配上对煤炭储备库优先配置。

汽车市场将走向稳健增长

一季度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汽车市场将走向稳健增长。

去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似的增长后,大家都看好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会增长15%以上,达到1500万辆左右。

从一季度汽车市场的表现看,这个期望值不难实现。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达到了46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0%,如果这个速度能保持下去,年产销量达到预期是不成问题的。

根据汽车市场一季度的表现,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几点明显的变化,一是小排量汽车的销售趋缓,这与汽车销售优惠政策去年提前释放了市场需求不无关系;二是二三线城市的汽车销售速度放慢,这与消费政策的变化也密切相关;三是中高级轿车和进口车的销量增长较快,显示出市场对高品质、高配置的汽车的需求旺盛。很多售价在20万元到40万元的车型还得排队等候,加价出售。奥迪Q5、大众途观、丰田汉兰达、高尔夫6、CR—V等车型供不应求。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的真实状况,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汽车消费趋向成熟,消费者追求个性化、高性价比车型成为时尚,尤其在购置第二辆车和汽车换代时更为明显;二三线城市地区的汽车消费更为冷静,人们选择低排量汽车时更加谨慎和务实。这些变化已经为厂商所注意,他们深知去年那种状况不是常态,人们不可能像买萝卜白菜一样去买汽车,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还是贵重商品,必须精打细算。

今年以来,各厂商加大了新车投放的速度,不少新车换型换代、增加配置提高性能后并没有明显加价,而且厂商也意识到,在生产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忙上市,使待购者排队等候的销售办法并非良策,其结果必然使一部分消费者流失。有专家根据一季度汽车市场的表现预测,今年下半年,不少车型会降价。

经历火爆之后,消费者和厂家都在逐步回归常态和理智,消费者旺盛的需求和厂商积极的供给会共同推动汽车产销稳定增长。

银行乐见新政

 4月15日,二套房贷政策出台的当天,一位去银行“面签”的客户,被要求在利率调整通知书上签字,同意一旦贷款发放前利率发生调整,客户将接受新的利率水平。尽管他购买的是首套住房,仍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最近房价涨得厉害,利率随时可能上调。”

  相较前一段不温不火的各类地产调控举措,新的二套房贷政策显然得到了来自市场的急切反应。银行内部人士亦很难说清,未来一周是否还会有出其不意的政策调整。

  这一对投机性购房者颇为严厉的措施,在信贷紧缩的2010年,得到了商业银行的普遍欢迎。“过去银行竞相打折是迫不得已,现在集体涨价,各家银行都乐见其成。”一位银行家直言。

  新政颁布次日,工商银行即对外表示,当日起立即开始正式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新签订合同和审批的个人住房贷款实行新规。

顺水推舟

  尽管近来一些主要的商业银行在开发贷款方面有所收缩,但个人按揭贷款依然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购房贷款增量达到1.4万亿元,是2008年全年增量的4.9倍。不过,由于争夺激烈,多数银行未能从欣欣向荣的房贷业务中获得超额收益。

  多位受访的银行界人士均认为,这次国务院出台的房贷新政,整个银行业都将从中受益。

  一位资深银行家表示,在当前贷款总量控制的情况下,银行手头资金并不宽裕,提高投资者自有资金的支付比例,可以增加银行的贷款乘数,使得有限的贷款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原来贷给三个客户的钱,现在或许可以满足四个客户的需求。”

  早在2008年,监管部门就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对于二套房需执行首付不低于40%,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但这一指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推行不力。到2009年,政策大幅回调,银行普遍对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打了七折,而二套房则是8.5折,最高的也不过就是维持基准利率。当年度,几乎所有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均低于基准利率。

  因此,虽然按揭贷款规模在2009年大幅提高,但净利息收入并不理想,较2008年出现下滑,或仅仅持平而已。银行并没有能从中尝到多少甜头。

“如果切实执行上述新政,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存款,另一方面贷款的收益也有上升的可能。”一位银行高管表示。

  2009年,由于市场流动性十分富裕,银行陷入对贷款客户的激烈争夺。彼时如果单方面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势必导致客户资源的流失。而且,当时的规定仅仅是银监会出台的业务指引,震慑力有限,加之与其他部委意见相左,所以实施不力。

  上述银行家表示,今时不同往日。首先,过去金融监管部门单打独斗,现在则是国务院牵头,多部门齐心协力,约束力自不待言,而监管部门也会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银行不敢也没有必要公然对着干;其次,新规一视同仁,所有银行都必须执行,无须担心各行利率不同而导致不公平竞争;第三,银行如今贷款规模受限,银行对客户的选择和议价能力有较大程度提升,此时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对银行有利无害,何乐不为?

急就章

  随着个人按揭贷款业务的蓬勃发展,银行放贷的不审慎行为明显增多。

  监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为抢占市场份额,个别银行擅自放宽房贷标准,用各种手段调低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特别是对二套房和多套房,也给予首付和利率的优惠;部分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和购房人提供虚假资料骗贷的行为也疏于调查防范,假按揭、假首付、假房价等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银行为争夺客户,竞相提高给中介的“返点”,一度达到按揭贷款额的1.8%,同时还隐含诸多道德和法律风险。按揭贷款出现了“违约客户数上升、多头违约上升、单笔违约金额上升”的现象。

  为此,监管部门多次明确要求,银行应增强风险意识,拒绝对投资投机行为的融资,如无法判断,则应大幅提高三套(含)以上个人按揭贷款的收付和利率要求,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度。

  在国务院贷款新政出台次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要求,防范房地产信贷业务各类风险,实行动态、差别化管理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根据市场、区域和借款人信用状况,贷款利率严格按风险定价,对首付成数实行动态、审慎管理。确保购房真实自住与交易背景,贷前审查应履行“面测、面试和居访”程序,严厉打击假按揭以及非法集资行为。

  “房贷新政有利于银行更好地防范风险,对银行业而言,其影响相对正面。但对整个地产行业而言,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急就章,短期内把问题按住了,根本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且恐怕还会冒出新的问题。”一位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直言不讳。

  一位国有大行北京分行的负责人则认为,新政对投机性住房需求会有震慑力,但不应抱过高期望。事实上,有多种办法可规避二套房限制,比如以亲朋好友的名义贷款买房等,如果没有一整套严谨的措施,仅仅在某个环节上设限,新政的效果执行起来难免会打折扣。

  上述银行家表示,政府需要对房地产行业的角色有更为清晰的定位,把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行业予以呵护,还是作为一种保障居民基本权利的手段,直接关系到政策走向和调控结果。“国有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脱钩,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房地产行业也能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并且有相应的准入要求,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无裨益。”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跨国药企加大仿制药市场投入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 2010年04月07日 08:01 作者: 肖晓芬


  制药巨头们不得不面临一场品牌药专利到期的严峻考验。近日,全球最大制药商辉瑞公司在韩国一起专利权案件中败诉,而此次诉讼的焦点是辉瑞旗下畅销药品立普妥(Lipitor)的专利权问题。此外,包括赛诺菲-安万特、葛兰素史克等在内的多家跨国制药巨头也面临着品牌药专利到期的问题。

  今后几年,将是药品专利到期的高峰。据统计,2011年~2015年间将有770亿美元销售的专利药到期。由于专利保护到期,跨国药企将面临仿制药的巨大冲击。而与此同时,仿制药市场也将成为未来药企们争夺的又一个市场,除了研发新药,制药巨头们也开始加大在仿制药领域的投入。

  多品牌药物面临专利到期

  近日,多家跨国巨头遭遇药品专利问题。全球最大制药商辉瑞公司起诉6家韩国制药公司侵犯其降低胆固醇药品立普妥专利权案有了结果,韩国最高法院最终维持原判,判定韩国6家制药企业胜诉。至此,持续两年的案件最终以辉瑞的败诉宣告结束。

  对于韩国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结果,辉瑞公司昨日(4月6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辉瑞对韩国法院关于立普妥专利的判决表示“遗憾”,并称,辉瑞将继续致力于保护其知识产权,并确保其药品研发的长期持续性。

  除了辉瑞之外,全球制药巨头赛诺菲-安万特日前也遭遇了类似的药品专利诉讼。该公司日前表示,已经就一项有关其抗癌药物Eloxatin仿制药的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与3家仿制药公司达成和解,其中包括诺华制药旗下的仿制药子公司Sandoz。

  公开资料显示,未来几年,除了辉瑞公司的立普妥(Lipitor)、万艾可(Viagra),还有多家制药公司重要专利产品到期,包括默克公司的艾泽庭 (Zetia)和科索亚(Cozaar),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文迪雅(Avandia),强生公司的左氧氟沙星(Levaquin)等。

  仿制药厂商加大市场投入

  据统计,2011年~2015年间将有770亿美元销售的专利药到期。2009年,有市场价值达到240亿美元的品牌药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比2008年的180亿美元有较大幅度上升。到2012年,这一数据将达到300亿美元。

  随着全球大量受到专利保护的高价药品到期“解禁”,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一些仿制药厂商开始迅速进入抢占市场。中金数据显示,随着这些重磅级专利产品在世界上独占期的结束,仿制药市场可望以14%左右的速度增长。

  在仿制药中,由于国际规则是首仿药拥有6个月的优先销售时效,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对一些品牌专利药的 “首仿”。“以国内首仿药为例,我们准备了许多梯队的产品,外国专利期一过,我们就能在国内上市。这样的产品每年都会有一两个,而后面梯队的临床试验已经排到了2015年。”恒瑞医药有关负责人此前透露。

  对于未来面临公司畅销药立普妥等品牌药专利到期的问题,辉瑞公司有关负责人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辉瑞将继续立普妥等的生产,与此同时,辉瑞也将加大在仿制药领域的投入,在仿制药领域扮演更活跃的角色。”据该公司有关人士透露,他们正在寻求与其他制药厂合作,以便在立普妥专利到期后,增加仿制药的销售。

  此外,为应对专利到期问题,全球第三大制药集团赛诺菲-安万特也在加紧业务重组。日前赛诺菲-安万特对外透露,预计到市场大部分合成化学药品专利即将到期,以及产量的不断下降,赛诺菲正在对各类经营活动进行重组。据悉,赛诺菲-安万特重点首先放在化学部门,其重组目标是至2014年,将法国的这部分化学工业演变为生物技术,投入疫苗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