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官需和股需

好久未与《Value》的专栏作者高田胜巳联系了,前几天终于和他通了一会儿电话。

张志雄(以下简称“张”):高田先生,现在日本的情况如何?

高田胜巳(以下简称“高”):经济不景气,日本的不少房地产商都破产啦,拥有几亿、十几亿美元的日本私人投资者趁机圈地收购。  

张:为什么机构不干这事?
 
高:金融危机,外资机构不进来,而日本机构需要“集体决议”,缩手缩脚啊。
 
张:日本的房产地产商拖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撑不住。你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怎么看?

高:我跟你说过许多次啦,比起日本,中国房子的综合质量与环境都不行啊。

张:我认同,除非来场地震,谁都不会在意房子质量的,可那时就来不及了。希望这是个玩笑吧。我最近又去看了浦东花木附近的一处别墅,香港上市公司造的,一边是轰隆隆的高架路,到处是噪音和灰尘污染;另一边是密密麻麻的高压线,但照样有人买。我还跑到附近的一处大盘别墅去看,有幢楼房正对着四道高压线,我站在阳台上观望,像只被网罗的鸟儿,天空被彻底割裂了。且不说高压线是否对人的生理有害,心理已被严重挫伤了。可你知道吗?它照样可以卖1,400万元左右。这还是卧室朝北的,若朝南,房东开价2,000万元。问题是,反正房东是投资,他们自己不住。最近,由于金融危机,《华尔街日报》登出一些待售的美国楼房图片和介绍,那个性价比啊,比起中国房子,太值了。我经常想,要是我不得不买下这种被高压线和高架网罗的别墅,儿子长大了,一定会说老爸当年发了神经病,哈哈。你对中国经济怎么看,跟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像不像?

高:中国还没到那个阶段吧。我看过一份日本野村证券的报告,说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城市与农村的经济水平发展得差不多了,也就是城市化运动结束。而中国城乡差距很大,农民仍要进城啊,经济会继续增长的。还有一个不同,中国的居民没有日本人手中那么有钱。

张:这叫藏富于民,难怪日本萧条了这么年,人民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啊。我们一直在对老百姓口袋里的一点钱打主意,搞内需啊,什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有位香港财经媒体人很刻薄,说怎么没有船舶下乡啊。

高:你们现在的政策是搞“官需”。


张:官需?我第一次听到这词儿,日本人可真会发明。我昨晚读到一本书,说中国人原来把science翻成“格致”,上海也有个叫“格致中学”的。日本人当年很崇拜中国的北宋,推崇“科举之学”,简称“科学”。中国甲午战争失败后,失去了文化上的自信心,什么都学日本,把“科学”这个名词也引入了,没想到自己正准备废科举哩。

高:你们只注重官需,却忽略了民需,尤其是不推动有活力的民营经济,太注重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啦。

张:我完全赞同,那又怎么办呢?
 
高:哈哈,这说明你们中国有腾挪的余地嘛。一旦走不下去了,还可以改变政策啊。

张:不像日本啥招都没有?高田,你是不是和我们一样,中学时候学过辩证法啊。不过,你刚才不也在说,日本的房地产商终于崩溃,市场可以出清了嘛。当然,时间还是拖得太长了,一代人过去了。

高:中国的股市如何?还有黑庄吗?

张:2006年春,我们两人开始合作日文版的《中国股市真相》(中文版即《中国股市十七年》),到2007年春才搞定。真是件浩大的工程。不过,看来你还真把握住中国股市的要害了。不幸的是,中国股市的庄家又回来了,当然这次黑白分不清,官家在鼓励吧。 

高:是吗,那就太遗憾了。

张:2006年和2007年中国股市还是比较“干净”的,现在又重新回到中国股市的老路上去了,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你比较一下2000年左右和目前的中国股市,会发现走势惊人地相似,大盘变成了一只大庄股,下面各种控盘力量惊人地默契。通俗地说,控盘力量又把一只只股票变成了赌桌,来回玩弄股价,吸引赌徒来赌。  

高:为什么会这样?  

张: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官家为了某种原因而放松监管,大量的资金就会从银行冲进股市等投机市场,收益来得快而保险,也不会因“腐败”而被人发现。即便今后出现了“窟窿”(坏账),私人早把好处拿走了,就让纳税人的钱来补吧。其实,美国这次暴露的金融问题也有相似处,钱早就被私人瓜分完了,等到出了问题,和谁都没关系。  

高:金融监管机构不知道吗?   

张:我认为他们知道,但认为情况最终不会太糟糕。最近,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为自己辩护,说不是由于2003年时的大幅降息造成今天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后者主要是全球低利率资金的结果。不管格林斯潘辩护得对不对,我从他的自传看出,他也是身不由己,只不过他一厢情愿地认为美国经济是有“弹性”的,能抵御恶性的结果出现。现在我们的金融监管机构说查不出大幅增加的银行贷款流入了股市,真是巧妙啊。钱一旦流到了社会中,你还分得清它究竟是为了实体经济的需要还是用来炒股?但是,钱总是往容易的地方走,现在实体经济如此难做,泛滥的流动性不往股市和楼市等投机市场走,往哪儿去?我也模仿你的“官需”,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股需”和“房需”吧。不说也罢,你现在干嘛呢?

高:我不是在今年的2月刊上发表过《利用地球的利息生存而不是消耗地球的资本》一文吗?我正在向上海政府有关方面推荐东京的地区供热供冷中心。地区供热供冷中心是指对两幢以上的大厦供热供冷,通过集中供热和高科技的节能系统,比单独的中央空调节能50%以上,换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话,可减少60%。这个项目现在快签下来了。

张:造福于人类啊,比投机有意义得多。你过去也在日本银行系统任职吧,恭喜你转行成功。我想起来了,你2007年介绍的那位日本投资家与中国那家高校上市公司合作成了没有?  

高:最终还是没成。   

张:这是好事。你当时要我帮忙调查一下该上市公司的情况,我在网上一查,这家公司的历史问题太严重了。你们日本人一听到它打着北京最著名大学的旗号,就颇有诚信感。殊不知这是古老的传说啦。90年代末,中国股市也有一批高校上市公司被热炒,他们骗取了股民的信任,最终却惨不忍睹。我告诉你一个故事吧。《Value》在2002年创办后,我曾想和上海的一家最著名的人文高校的金融系合作,搞点讲座或课题之类的。没想到那位负责老师对手下的研究生说:“《Value》有没有钱啊,能从张志雄那儿搞到多少钱啊?”好玩的是,那研究生正巧是《Value》的读者,他告诉了我。师道尊严,荡然无存啊。我记得那位日本投资家看了调查后,仍是信心满满,还要合作呢,看来最后他还算聪明。这也说明,你不管在股市中玩得多好,最终是无法逃脱时间检验的。

高:我们还是做些晚上睡得着觉的事吧。我在今年3月的《Value》上写了一篇《社会福利的技术引进》,介绍日本人正在上海普及老年痴呆症的综合治疗法,完全是义务的,我也参与其中,希望你也能一起来做些事。

张:可以啊。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招商銀行(600036-CN)國有股東擬轉讓1.7億股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處於業績壓力與融資風潮中心的招商銀行(600036-CN;03968-HK)近期不僅受到外資股東的頻繁減持,就連一直看好該行前景的國有股東也有意向減持其股份。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近日有1.7億股招行國有股份正在通過深圳一家券商尋找買家。

該知情人士稱,上述1.7億股招行國有股9月22日起通過大宗交易平台轉讓,交易價格按當天交易加權平均價格計算。不過,該人士並未透露具體是哪家國有股東有意出售招行股份。

此外,對比招行半年報數據以及港交所披露的數據後發現,近3個月來,包括瑞銀、JP摩根、巴克萊銀行與旗下巴克萊投資,以及韓國未來資產在內的外資股東也在頻繁減持招行H股。

對於內外資股東減持該行的消息,招行董秘蘭奇昨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招行近期已經與部分大股東對配股融資一事進行了溝通,很多大股東對融資的態度都比較正面,但是否有國有股東要減持該行股權屬於“市場行為”。

附表-招商銀行前十名股東和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

序號 股東名稱 股東性質 期末持股數(股) 佔總股本 股份類別 報告期內增減(股)

1 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 2,612,590,901 17.76 H股 -3,042,613

2 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1,818,912,594 12.37 無限售條件A股 191,790

3 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 國有法人 947,548,668 6.44 無限售條件A股 0

4 廣州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565,359,590 3.84 無限售條件A股 0

5 深圳市晏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433,484,335 2.95 無限售條件A股 0

6 深圳市楚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378,715,868 2.58 無限售條件A股 0

7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261,024,805 1.77 無限售條件A股 0

8 上海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250,564,996 1.7 無限售條件A股 0

9 中海石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205,305,070 1.4 無限售條件A股 0

10 秦皇島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175,950,157 1.2 無限售條件A股 0

10 中國海運總公司 國有法人 175,950,157 1.2 無限售條件A股 0

10 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175,950,157 1.2 無限售條件A股 0

10 廣東省公路管理局 國有法人 175,950,157 1.2 無限售條件A股 0

“石油怪杰”:保罗盖蒂

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大萧条,股票市场崩溃。当大多数投资家和商人纷纷退缩和躲避的时候,盖蒂却逆流而上,断定这是他施展才华、创建一个大型石油综合企业的良机。

  当时许多石油公司的股票已跌到相当于原来几分之一的价格,而股票的持有者们仍继续抛售。盖蒂看中了加利福尼亚的两家石油公司,它们是墨西哥海滨联合石油公司和太平洋西方石油公司,这两家公司在凯特尔曼山油田拥有宝贵的地皮。特别是太平洋西方石油公司每股价值3美元,但市场价仅售0.4美元。但他的母亲萨拉反对购买股票,盖蒂就绕开母亲,设法说服公司的董事们,用贷款购买了300万美元股票。

  但市场严重衰退股价甚至下跌到0.09美元,当时股价的下跌让保罗的压力十分沉重,在这段期间,保罗的胆量和毅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为此,他不得不放弃了海滨联合石油公司,专心对付太平洋西方石油。他曾这样说:“如果这次失败,我将身无分文,一无所有了。”而为了完全控制太平洋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到1931年,他用完了自己的全部存款。

  终于,掌握大量资金的母亲松开了紧紧掌握在手中的资金,给儿子以援助,帮助保罗渡过了难关。这时,海滨石油公司已经被当时的石油巨头——美孚所控制,面对巨头的挑战,保罗表现出他极大的勇气和持久的耐力。他的表现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

  起初,和美孚交手了几个回合的保罗总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但他毫不气馁,等待着机会的到来。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要对全国最有权势的家族财产进行审查,而作为美孚的最大股东——洛克菲勒必须坦白他的所有股份,为了免去高额遗产税,洛克菲勒决定出卖一部分股份。保罗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通过朋友,他得到了洛克菲勒在海滨10%的股份。

  这只是开始,在后来的10多年里,盖蒂又不断地扩大他的股权,到50年代初,海滨联合石油公司的董事会里除一人之外,其他的董事都是在盖蒂的股份下产生的,这也就是说,盖蒂那时已经完全控制了这家公司。

盖蒂相信成功的投资者一生中只需抓住少数几次投资机会就足以致富。1929年做了一次精彩的抄底之后,他就一直耐心等待新的入市机会。1962年,股市又出现了一次大的调整,短短几天内从700多点跌到600点以下。当专家、学者、股评家们在报纸电台长篇累犊地进行事后诸葛式的分析时,盖蒂却在暗暗地买进。他的理由很简单,当时的美国经济运行健康,决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良好,股市的下跌只是对前一阶段过度上涨的修正,股指再拾升途是迟早的事。结果盖蒂判断正确,此役中斩获了数亿美元。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招行的股东大会记录

问:招行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马蔚华: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4月份一些国民经济指标有转好的迹象,但现在说经济开始复苏还为时过早。出口占中国GDP的30%-40%,由于金融危机,中国对欧美的出口受到很大影响,短期内很难恢复,因此,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原来出口的市场调整为内需的市场,而这绝不是三、五个月就能解决的。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推出了“4万亿政策”以及今年以来强劲的银行贷款支持,政府的一些中长期项目推进很快,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钢铁、水泥、发电量以及采购经理人指数等指标的好转。但是,判断一个经济是否真正复苏和走出困境,第一,要看民间资本是否被带动起来了。政府投资主要是为了带动更多的民间资本,因为用政府投资带动内需是短期行为,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能带动民间资本,边际效应是下降的。现在看民间资本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第二,要看中小企业是否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是否恢复了正常生产。这一点目前看还不是很乐观。第三,要看潜在需求是否变成了现实需求。虽然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难度很大。所以,虽然当前经济出现了好转,但要真正走出困境,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招商银行还是认真贯彻董事会提出的“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理念,比较理性地对待市场。我们一直说,市场热的时候我们不能乱,包括前几个月的政府主导的中长期贷款,我们一直采取了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企业一般的有效信贷需求减少,所以招行在前几个月采取了很多措施开发市场,加快了战略调整的步伐,支持中小企业。我们苏州的小企业信贷中心,开业半年多,效果非常好,成了监管当局推广的典型。我们大力推动零售业务,发展势头非常好。中间业务在资本市场比较热的情况下,抓紧时机进行市场拓展,增长也很快。

问:招行净利息收入和活期存款下降的趋势是否已逆转?
李浩:招商银行的5月份我们称为“红五月”,第一,净利息收入开始企稳回升,这也是今年1-5月以来的首次;第二,净息差已经见底。能够出现这两个明显、积极的变化,首先,贷款的重新定价已经基本结束,按揭贷款利率该下浮的也都已经下浮了,同时,今年年初我们对贷款结构进行了调整,适度增加了中长期贷款,适当拉长了债券的久期,这一系列措施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另外,资本市场的转好,使招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在1季度下降后开始逐步回升,占比已经高于预期。整体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问:招行2009年的业绩如何?分配方式是否可以考虑以股代息?
秦晓:2009年我们会尽最大力量,尽可能使股东满意。从全国的情况看,现在银行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息差收窄。从5月份看,息差收窄已经出现了企稳的迹象。因为息差收窄的情况影响的是整个贷款的存量,我们今年的增量相比较小,增量还不足以弥补存量受到的影响。招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决定,它在利息稳定或者利息上升的时候有很大优势。希望股东在对招行今年的表现寄予希望的时候,既要看招行在同行中的表现,也要看招行长远的表现。

关于派股和派息,两地的政策不太一样,香港是可以选择的,内地是要么派股要么派息。如果要我们作出选择,就必须考虑这种差别,要考虑两地股东的一致性。不管怎样,我们会认真考虑这个建议。

问:美国的银行中间业务占比达到40%-50%,招行中间业务5至10年的规划如何?
秦晓:我们在2006年招行发行H股之前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就把中间业务纳入了战略转型的三大目标之一,即从过度依赖存贷业务转向发展非利息业务,实现二者平衡(其他两大目标是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平衡,大型企业业务和中小型企业业务的平衡)。从非利息收入占收入比例来看,2008年是17%,这在同行中是比较高的。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持续奋斗的结果。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受到资本市场很大影响,因为非利息收入很大一块来自资本市场的理财业务。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每年有1个百分点或1.5个百分点的增长趋势。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整个贷款业务这个分母很大,如果贷款业务增长20%,非利息收入要增加1-1.5个百分点,就要增长40%-50%以上的增幅。

现在美国的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到40%以上,一方面是结构不一样,它们有一些综合性业务,比如投行业务、理财业务比较庞大,另一方面,美国人也在反省这个比例是否太高了,因为如果大量地去做产品卖,做了很多资产证券化产品,可能对客户有一定风险,还是需要回归最基本的存贷业务。当然,对招行来说,这一比例还太低,要进一步发展。

问:招行发展中小企业贷款和零售业务的具体计划?
马蔚华:招行的战略调整已经有5年左右时间了。我们觉得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定位,招行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银行,做中小企业批发业务比较门当户对。因为大企业在定价的过程中议价能力比较强,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在金融危机中,虽然中小企业受影响比较大,但是如果招行在这个时候支持中小企业,我们的议价能力、定价速度就会得到提升。过去5年,招行在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体制上做了创新,比如苏州模式。原来,包括招行在内的银行体制主要是适应大型企业,小企业在这样的体制内效率低、速度慢。招行的苏州小企业中心,采取准法人的形式,独立核算、独立定价、独立考核、独立薪酬制度,现在利率平均上浮20%。下一步会在长江三角洲推广这一模式。未来,中小企业会给招行带来稳定的增长。实践证明,如果定价比较科学,也完全可以覆盖中小企业风险,而且有稳定的回报率。

零售业务是招行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这几年招行不断发展零售业务,也成为国内零售业务的优质银行,《亚洲银行家》连续5年把招行评为“中国最佳股份制银行”,3次把招行评为“中国最佳零售银行”。零售银行需要真功夫。因为批发业务只要搞几个大单,一下子就上去了,而零售银行是千千万万客户认可,需要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千锤百炼。招行的零售已经成为体系,包括产品体系、服务体系、渠道组合体系。招行目前为止还不到700个网点,但是通过服务、体系、渠道的整合,充分发挥了作用。今年以来,零售业务主要是按揭贷款增长70%左右,信用卡业务和其他消费信贷也健康发展。按揭贷款随着房地产复苏,我们采取了很多设计,也强调了合规经营,零售贷款不良率0.26%。

问:目前整个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都呈下降趋势,招行拨备覆盖率排在行业前三位,在市场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招行的拨备覆盖率是否会考虑有所调整?
李浩:今年1季报,不良贷款绝对值增加了14个亿,目前也没有太大变化。由于贷款大量增加,不良率持续下降,而且下降幅度比较大,而我们在做拨备的预算中,本着稳健的政策,目前来看,拨备的预算没有达到我们事先的计划,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年能把不良贷款控制得比较好的话,拨备预算最后是不需要这么多的。对于拨备政策,我们掌握两个原则:一、保持拨备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如果不同业务的拨备政策有不太合适的地方,我们也会做适当的修正。

问:招行未来五年的资产负债结构和业务结构目标?
秦晓:招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的特点是活期存款多、短期贷款多。这是适合招行规模和中国市场的一个特点,在以往的许多年中,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活期存款多,使我们的成本低,短期贷款多,使我们的风险小一点。但是,当利率进入下降轨道的时候,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不对称,比如说活期存款不降息而贷款降息,就会压缩净息差;二是不同步,因为定期存款是长期的,贷款是短期多,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步。如果说我们前几年创造那么多利润是因为这个结构的话,那么我们现在遇到问题也是因为这个结构。我们认为这个结构总体还是一个好的结构、适合我们的结构。有没有可能进一步优化也是我们在考虑的。

从业务结构看,零售和对公问题、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问题、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问题,我们都在明显地转型。当然转型的路径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很多曲折,也酝酿了很多创新,比如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就是创新。

问:永隆整合的进展如何?
张光华:永隆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从2008年9月30交割到现在已经9个月时间。这9个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交割之后的100天,对并购来说是最关键的时期,我们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保持永隆客户、业务和资产稳定。这100天完全达到了我们的目标。第二阶段,也就是100天之后到现在为止的半年时间,我们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派出5名董事,由马行长任董事长,加强了整合力度,完善了内部构架,清晰了前中后台的划分。从业务角度,重点推出“快艇计划”,也就是在这半年时间里,从跨境金融服务入手,从公司业务入手,把内地公司业务和香港公司业务联动。在汇款、结算、贷款业务等方面,成效非常明显。在零售业务方面,也在打造基础平台,“金葵花”高端客户服务的永隆客户和招行客户结合,是我们今后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平台。

从效果和盈利情况看,目前已经完全盈利。去年由于CDO和SIV等减值准备,永隆计提了8.2亿港币,现在已经扭亏为盈。未来3-5年,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永隆打造成一个跨境金融服务领域有竞争优势的香港本地银行,同时也是招行国际化经营的一个平台。

问:招行网点扩张的计划?
秦晓:刚才张光华副行长对永隆问题的回答可以总结成“整合顺利推进,效益好于预期”。机构网点问题也是招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要发展零售业务,适当数量的网点必不可缺。目前为止,招行只有不到700个网点,还不到交通银行的零头,所以适当增加一些网点是非常必要的。过去几年我们按照董事会要求,每年增加80-100个,未来会按照这个速度推进。但是增加银行网点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监管当局的审批计划和进度、我们对分行的管理能力等。尽管我们需要网点,但是如果分行管理能力达不到,我们也会自我约束。虽然最近监管政策有所松动,省银监局对网点的审批可以不报银监会了,但我们仍会根据我们的管理水平有计划地推进网点建设。

问:招行私人银行的发展规划?
秦晓:招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开展不到两年,进展得比较好,因为已经拥有了将近8000个私人银行客户,管理的资产超过1300亿,而且被《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中国私人银行的市场潜力很大。不久前,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报告,在中国,净投资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有30万人,净投资超过1亿元以上的超过1万人,潜在市场超过9万亿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私人银行业务优势更明显了。首先,我们对本土客户的需求了解得比较深刻,能够提供合适的产品;其次,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没有人愿意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让境外的私人银行去打理;第三,金融危机后,很多人的投资资产缩水,开始从自己投资转向寻求专业机构帮助。私人银行我们也在探索学习,它不是简单的“金葵花”,而是为有钱人创造一个高尚生活的氛围,涉及很多方面。我们有信心成为中国最好的私人银行。

问:目前在其他银行比较积极的情况下,招行的经营思路是否偏于保守?拨备覆盖率是否可以有所调整?
秦晓:虽然我们年龄大一些,但是不一定保守。从全行业的情况来看,如果2009年利润超过2008年,我是质疑的,因为这里可能有很多隐含的问题,比如说是否是把2008年利润平移过来的,是否潜含了很多风险,贷款是不是太猛。我觉得还是要理性。我不能一家一家银行评论,但从行业看,在今年这样的息差环境下,如果能比2008年好,我表示质疑。如果确实做到了,我表示敬佩。还是要多看两年,别2009年增长了,2010年、2011年出问题。

补充一下拨备覆盖率的问题。把拨备覆盖率定在某一数值上,然后看盈利水平,这是投行分析师做的事。要是这样看,招行潜在的盈利能力是比较大的,因为招行的拨备覆盖率高,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招行的资产质量不好。在同等规模的银行中,如果按同样的拨备覆盖水平计算盈利水平和净资产回报率水平,更能显出招行的优势。但是,拨备覆盖率是由方法论决定,头两类(信贷)是按组合统计的方法,后三类(信贷)是按个案分析方法,都有一个方法论的。不能说今年不好就少拨点,明年好就多拨点。有一家银行一下子都拨光了,明年就没负担了,这就有一个一致性的问题,投资者买你股票的时候怎么知道你今年会不会正常拨呢?因为你可以一年全拨光,也可以一年一点不拨。对招行来说,拨备覆盖率我们能调整的余地是很小很小的。我们也不认为现在是减少拨备覆盖率的好时机。刚才讲了,现在贷款这个分母大了,不良贷款的压力其实是重了。

马蔚华:银行经营是百年大计,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应该在经营中尽量减少外部环境对银行的影响,保持相对均衡的发展。我们一直的策略是:热的时候不能乱,冷的时候不能怨。作为银行,尽量通过调整理性健康发展,这是招行的风格。因为我们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利率上行的时候,我们的收益率提高得非常显著,在利率下行的时候,比如08年活期存款仅仅下调了25个bp,而定期存款下调了200个bp,虽然这是一个好的结构,但是这时候可能受影响比较大。但是这不等于这个结构坏,我们还要坚持这个结构,这样才能保证银行不断排除外界的风雨,变成百年老店。

从目前的情况看,董事会收购永隆的决议战略上是非常正确的。为什么收购?中国银行国际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我们的客户走出去了,我们的银行肯定要走出去。要国际化,我们没有去美国、欧洲收购,而选择在香港收购,因为香港的根基在大陆;第二,我们是在深圳,两地一界之隔,文化相同;第三,招行是一个优秀的零售银行,而我们在香港没有零售网点;第四,我们在华南地区有40%的客户有香港业务有需求,而香港客户对大陆业务有需求,也就是跨境业务有巨大市场。这就是我们当时收购的初衷。在香港100%收购一家银行的几率是很小的,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机遇。但是在我们收购的过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股市剧烈震荡,有很多人说,如果你下半年再收购不是很便宜吗?这是买者的一厢情愿,如果你是卖者,跌到这种程度你肯定不卖,可能会到5年以后再卖。但是5年时间我们可以把永隆整合成一个在香港有竞争力有跨境业务优势的本地银行。从这半年多的情况看,因为文化相同,整合的成功概率很高。收购以后,永隆的管理层非常稳定,非常敬业,形势非常好。招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包括内保外办、鉴证业务、港粤一线通、信用卡两地服务等跨境业务越来越多。

秦晓:用定量化的指标,作为一项投资,永隆的回报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首先,如果我们新建一个工厂,有基建期,有达产期,有回报期,要3-4年能够达到资本成本的水平也不太容易,而永隆是可以达到的。虽然我们是溢价收购,溢价算入成本。第二,永隆在大陆的业务应该可以做得比香港本土同类银行更好。有一个香港的同类银行在大陆设置一个网点,市场就给了很高的溢价,但它的网点在我们看来没什么价值。而招行是一个庞大的国内系统的平台,把各省的客户都介绍过去,使永隆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产品、客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前景应该比当地银行更好,同时也给招行积累了经验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德国股神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投资理论

1、经济和股市的关系就象主人与狗一样,狗永远跑在主人的前面,但他离开主人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又会跑回来找它的主人。
2、每次证券市场萧条,大家对股票和证交所都感到由衷的厌恶,但我坚信之后都会出现新的时期,过去的一切伤痛会被遗忘,大家又像飞蛾扑火一样,再次走进证交所。即使他们不是主动上门,证券交易经济也会从中推波助谰,第一个当然是金钱这个诱饵。

3、经纪人和交易员从来都不靠股价指数的差价赚钱,而是按每笔交易向客户收取佣金。如果经纪人在一起聊天时,他们首先谈的是成交量,然后才识发展趋势。有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客户去找经纪人,想听取一些建议。经济人使出所有办法,劝他继续买进IBM的股票。经纪人说完后,客户才察觉到自己原本是想卖掉 IBM的股票。"原来如此,"经纪人说"卖掉---这也不坏!"(试想一下,如果你一直持有,没有买卖,经纪人/证券公司如何能赚取你的佣金;除非你把 IBM的股票换成HP的股票,那他们就很高兴打电话跟你聊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你一买一卖中已经赚去了两笔佣金,实质上他们就是如此恶心的家伙。)

4、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长跑者,也是最终胜利者。
投资者把宝押在绩优股上,涵盖各个行业,涉及多个国家。他不会过度看重或挑选特殊的未来行业,很多投资者根据本国或其他国家的股票指数选择股票。也因此,指数基金越来越受欢迎,过去几年内,积累了几十亿美圆。对投资者来说,投资绩优股,是最方便的方法。
从另一方面来看,投资者和证券玩家也截然不同。长期来说,证券玩家永远是输家,而投资者,不管他何时进入证券市场,从长远来看,都属于赢家,至少过去一直如此,因为从股票总体情况来看,崩盘之后,总会不断达到新高纪录。
我承认,投资者用少量金额,不会在短期内成为百万富翁,但长期来看,他却能积累出巨额财产。世界上最富裕的投资者WARREN BUFFET,通过投资成为美国第一富有的人。尽管如此,大多数的投机人士仍然以为只有不断买进卖出,才能赚钱。

5、记住这条准则:一切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我全部的证券交易理论都以此为基础。


6、有战乱和火药味的地方,是投资者应该远远避开的地方。

7、股票市场看来毫无希望,当工业扩张的速度放慢,甚至出现停滞的时候,联邦银行放宽贷款规定,打开资金闸门。吸入第一口"氧气"后,市场重新活跃起来,证券价值直线上升,速度之快,前所未见。多年来被压抑的涨势潜力,引发了真正的指数狂飙,因为自己和心理因素同时转成正面。正如我所确定的,资金是证券市场的氧气,过去如此,将来也一样。

8、证券市场对利率提高或降低的反应有多快,要看大众的态度。如果市场参与者和几年前一样,对利率非常敏感,他们就会在通货膨胀刚出现时,作出反应,卖掉股票,停止买进股票。于是预期中央银行提高利率的心理出现,等到利率真的提高时,大家的反应反而变小了。

相反地,如果投资者重视企业获利以及经济指标,就可能发生即使中央银行多次提高利率,股票行情仍然继续上涨的局面。此时,就会产生失衡现象,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机会。因为,最迟12个月后,指数会跟上货币。因此中央银行强势提高利率后,指数回跌只是早晚的事,而之前的气愤越热烈,崩盘的情况就越厉害。如果谁能看出这种平衡,便可及时推出市场,而放空的投机人士更会大赚一笔。

9、只要利率下降,人民群众就会蜂拥的冲入股票市场,这种现象过去一直发生;JOHNSON总统在1967年宣布:“我将尽一切力量降低利率”,听到美国总统说出这样的话,投资者马上从床上跳起来冲入WATT STREET,随后,指数大涨,而当提高税收的法案在国会搁置两年时,股势涨得更加凶猛。

10、在证券交易所里赚钱,不是靠头脑,而是靠坐功;耐心是证券交易中最重要的东西,而缺乏耐心是最常见的错误,谁缺乏耐心,就不要靠近证券市场。

11、根据我的经验,在证券市场里,每一次的行情大涨和大跌(股票,债券,期货,原料,贵金属)都有三个阶段所构成:修正阶段;调整或相随阶段;过热阶段。

12、暴涨和暴跌是一对分不开的搭档,崩盘通常以暴涨为前导,而暴涨都以崩盘结尾;一再重复,周期循环。证券市场400年来的历史便是一连串由暴涨和灾难所交织成的,这是一个永恒的法则,每次证券市场中的崩盘和溃散都以暴涨为前导,而每一次的暴涨都以崩盘而收尾。

13、“逆向”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只有少数人能投资成功,关键在于与众不同,并相信自己”我知道,其他人都是傻瓜“;要想在股票市场赚大钱,你必须是一个固执的投资者,而且必须逆向操作。

14、聪明的投资者要做到不理会大众的不安情绪,在指数过度下跌时买进股票,这才识考验的开始。之后,他还必须有强悍的神经,坚持保留股票,即使行情继续下跌。即使克服了这些困难,市场开始上涨,投机者还要面对回跌的情形,在指数持续上涨的过程中,行情回跌总是一再重复出现;如果不明白这种发展过程,就必须重新评估形势。如果诊断表示只是暂时性的波动,就要立场坚定,不要灰心。

15、我的座右铭是:凡是证券交易所里人尽皆知的事情,不会让我激动。

16、我去餐厅吃饭,从不点waitor向我推荐的菜,因为他只想把这个菜卖出去;我去药店买药,也从来不买促销员推荐的药品,因为他们卖出去的提成很高;90%的证券投资建议和推荐也是如此,只有极少数的是好心的建议,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某家银行或集团为了向大众推销某种股票,所作的促销和广告宣传。他们写下非常乐观的分析报告,通过媒体和口头宣传四处传播,于是价格受到人为操纵,哄抬到高点,因为没有比向群众兜售行情上涨的股票更容易的事了。购买股票后又推动价格不断向上涨,当犹豫的投资者买进股票后,大家才会发现,那些乐观的分析只不过是一股热空气,但这时距离崩盘已经不远了。


11、我们必须知道哪些行业将从未来发展中获取利润,在发现行业后,还必须从中选出发展潜力最大的企业,再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但是小心!当大众发现成长型企业时,股票价格通常已经非常高,包括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增长,都已经先行反应在股票价格上面了。 Christony Eggs的原理当然也适用于具体行业,甚至是具体的股票。当整个市场还处于上涨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时,股票极有可能被超量购买了。(这也入格雷厄姆所说的,当一个股票的PE超过40的时候,估值就过高了。)

12、行业的繁荣和衰退,总是遵循相同的模式,开始时,出现大量新企业,这些切业生存的市场成长快速,即使最差的企业也能生存。随后该行业成长缓慢,速度减缓,对品质的要求提高。过程就像过柿子,大多数企业无法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于是灭亡,或是被合并,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会生存下来。

13、提前认知未来的成长型行业是非常困难的;没人能够在20年前知道MICROSOFT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没有人在一个世纪前知道WAL-MART今天的伟大;因此,我们最能够把握的,利益最大的投资,就是绝地逢生的企业,这些快要完全破产,完全倒闭的行业陷入了严重危机,亏损,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相对徘徊在谷底,但如果这些企业能扭转局面,重新获利,指数便会直线上涨。(PETER LYNCH说过,只要人们的需求还在,没有一个行业会灭亡,只会有某个行业衰退,但是只要它不灭亡;衰退到极点后,他们就会迅速恢复,猛烈上涨。)

14、图表可能赚钱,但是肯定会亏钱;认真负责的基金经理,他们都只能够争取跑赢指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跑赢市场;多数的基金经理的表现,比手中握住同一种股票长达30年之久的家庭妇女还要糟糕得多。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从小镇医师到股坛大亨--许庆祥 作者:陈翊中

台湾艺人小S的公公许庆祥,从一位付不起8000元(新台币,下同)房租的小镇医师,靠敏锐的投资嗅觉征服股海,23年间赚得百倍身家。他的成功来自刻苦练功般的培养毅力和耐心,每日花6到8小时读书,20年如一日,和股神巴菲特挑好的股票赚时间财精神相通,堪称是台湾的巴菲特。


  每年公布的美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超级富豪,不是企业家,就是靠继承家产致富,真正靠投资股票赚到大钱的,只有华伦·巴菲特等少数一、两个人。

  巴菲特这一套购买优秀企业股票并长期持有,赚取时间财的投资逻辑,说起来容易,但股票市场运作了百余年的美国,才出现一位巴菲特,门坎其实很高。这套投资逻辑虽然难,但在太平洋彼端的台湾,艺人小S的公公许庆祥,却身体力行,从一位台东的小镇医师,在二十三年间赚得百倍身价,堪称是“台湾版巴菲特”。

  很多人都知道结婚后的小S住在帝宝,事实上,有能力斥资两亿元以上,购置两户帝宝,甚至还打算加码买第三户的许庆祥,身价绝对不会比邻居——康师傅董事长魏应州、力晶董事长黄崇仁等企业大老板低多少。

  发迹早:无论何时,手上一定“满手好牌”

  年近七旬的许庆祥,身材精瘦,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说起话来语调温和,不疾不徐,条理清晰。他说:“我买的股票,一进去就有抱三年的准备,而且一定要是未来三年中每一年获利都成长的公司,抱了才会安心。”

  从1990年8月到来年1月海湾战争正式开打,惟一逆势上涨逾倍的股票只有台扬,万点崩盘加上海湾战争,在绝大多数投资人哀鸿遍野之际,许庆祥不仅毫发无伤,资产还逆势增加。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开打当天,指数大跌,即使营业员极力劝阻,但他却在一天内加码加到满,后来果然如他所料,战争很快结束,利空出尽的台股迅速涨升。而他观察当时的台湾各地,都在兴建高楼大厦,永大、和成一定有前途,便大量压注在这两档股票上,后来果然再度添上一场胜绩。

  长抱论:持有鸿海十五年,配股配息增百倍

  1993年的鸿海市值不过四五十亿元左右,从1993到2007年,历经亚洲金融风暴、科技泡沫破灭的震荡,台股当中只有鸿海市值能像怪兽一样暴增三百倍,而许庆祥压最多的股票正是鸿海。如果当初有人投资一千万元,经过十五年的配股配息,就算没有增值到三十亿元,也有二十亿元,甚至郭台铭曾多次在尾牙和股东会上津津乐道地说,台东有一位医师长抱鸿海,赚得数十亿元身价,而郭台铭口中这位医师,正是许庆祥。

  许庆祥说,要选到具持久竞争优势的股票,首要选CEO(执行长),因为CEO是否有前瞻性,是否高瞻远瞩和具备诚信,关系着企业的格局和高度。据他的儿子许雅钧透露,许庆祥长期搜集CEO所说的话,再一一验证,作为是否诚信的判断依据;第二则是公司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产品还要有延伸性,像威盛只有CPU,所以成为一代拳王,联发科除了手机基频(Baseband)以外,还有中国大陆3G、TDS-CDMA可以发挥,还有高点可期;第三,产品是否在趋势浪头上,像台达电在节能科技上扎根甚深,符合未来环保节能趋势,就是长抱的好标的。

  渴求知:计算机零件一一拆解,钻研产业知识

  日本“股市之神”是川银藏说:“要在股市赚到大钱,必须勤劳地吸收经济知识,并有惊人胆识与执行力,也必须培养高人一等的联想力、推理力与判断力。”在台东当地,许庆祥被称为“台湾巴菲特”,正是靠长期大量阅读与深刻的思考,训练敏锐的景气嗅觉,抓准社会脉动,找出潜力股。

  许庆祥能不畏震荡,长抱鸿海十五年,靠的正是对基本面扎实深入的研究,一位友人对他敢抱、能抱的本事,有深刻体会。七、八年前,他们两人曾同游韩国,在旅途中不断看老友打越洋电话,拼命加码当时一百元出头的鸿海,闲聊时许医师也不吝分享心得,回台湾后虽也跟着小买了几张,但友人笑说“人家一路抱到高雄,我在桃园就下车了,我只赚几成,他却赚数倍!”有了这次经验,最近他听许医师布局某一档兴柜股票,虽然对其基本面不甚了解,但也跟着加码了几百张。

  直到两年前,他认为鸿海虽跨足汽车产业,却始终没有具体成果,已缺乏新的成长动能,“走到午夜十二点,再好也有限!”再加上郭台铭风花雪月的新闻不断上报,他认为“航空母舰要转向已经不容易,舰长却又不专注,执行力一定会打折!”终于做出大幅减码的决定,不过他并未出清,因为鸿海未来还有医疗保健这棵新苗,还有机会长成大树。

  推理强:郭台铭年终宴一句话,举一反三找飙股

  例如,2003年郭台铭在尾牙上说,“购并”是鸿海未来重要的成长手段,他便推断鸿海的大成长机会来了,果然当年一连宣布芬兰的艺模、摩托罗拉墨西哥厂、国碁电子三桩购并案,他更从购并对象中嗅出手机是鸿海集团发展重点的味道。

  许庆祥认为,搜集资料后,还要加以整合,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信息。认识二十多年的华南永昌证券台东分公司副总林为豪说:“他总是从顶端向下看,自然看得特别清楚。”

  这位只要许医师在台东每天都一起散步健身的老友进一步分析,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性以及超强的自信,他可以观察一档股票两年不出手,但一出手绝不拖泥带水,谨慎和超强的执行力是另两项特质。

  勤练功:维持身心皆健康,培养耐力和镇静

  “镇静、耐心、深入研究再研究,是股市长胜不败的十一字箴言。”许庆祥说。

  许庆祥训练自我的方式是,每天清晨四、五点,当别人还在睡梦中,他已经起床“练功”。无论人在帝宝还是在台东老家,风雨无阻一定要练完这套“生命自救功”,闭目入静,呼吸纯任自然、双手合掌、屈膝半蹲、提肛、缩小腹,彷佛老僧入定般,一做就是半小时,一定要做到丹田发热、汗流浃背才停。

  一般人半蹲三分钟,腿早已酸得发抖,但他每一次至少做半个钟头,这样的功夫,非得有惊人的耐心与毅力才能做到,他得意地说:“这套功夫,我教过很多人,但还没有人做超过十分钟!”

  虽然以长线投资为主的许庆祥几乎每战必胜,但还是有踢到铁板的时候。去年他最大的亏损来自最高持股三千五百多张,还曾名列前十大股东的沛鑫这一档股票。“2008年5月12日,这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天!”他说。

  新希望:节能与人机互动,未来布局两重点

  许庆祥二十七岁退伍后,因付不出当时每月八千元屏东的高房租,和妻子从屏东东港来到一个月租金只要一千两百元的后山台东,开设“崇爱内儿科诊所”,靠行医攒到第一桶金,1994年以后更将月收入百万元以上的诊所转租给别人,全心投资股票,赚得一辈子行医赚不到的财富。

  虽然在海岛型经济的台湾,很难找到真正符合巴菲特选股原则的股票,但许庆祥“着重成长性”、“赚时间财”、“基本面未改变前绝不轻易卖出”的精神,却和巴菲特相通。他的成功证明走正道、不走快捷方式,买公司体质好的股票长抱,真的可以成为超级大富翁。

--------------------------------------------------------------------------------------------

http://mag.chinayes.com/MagazineBase/M01/1785/20090204162857622.shtml

發跡早 無論何時,手上一定「滿手好牌」

長抱論 持有鴻海十五年,配股配息增百倍

推理強 郭台銘尾牙一句話,舉一反三找飆股

例如九十二年郭台銘在尾牙上說,「購併」是鴻海未來重要的成長手段,他便推斷鴻海的大成長機會來了,果然當年一連宣布芬蘭的藝模、摩托羅拉墨西哥廠、國碁電子三樁購併案,他更從購併對象中嗅出手機是鴻海集團發展重點的味道。

許慶祥認為,蒐集資料後,還要加以整合,才能轉化為有用的資訊。認識二十多年的華南永昌證券台東分公司副總林為豪說:「他總是從頂端向下看,自然看得特別清楚。」這位只要許醫師在台東每天都一起散步健身的老友進一步分析,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個性以及超強的自信,他可以觀察一檔股票兩年不出手,但一出手絕不拖泥帶水,謹慎和超強的執行力是另兩項特質。



█許慶祥23年大賺百倍的歷程

75~77年
東元(1504) 40至50元進場,100元以上出脫
歌林(1606) 30至40元進場,70元以上出清
77~78年12月
彰銀(2801)
一銀(2802) 100多元進場,1000~1100元出場
華銀(2803)
國壽(2805) 200至300元進場、1950元出場
79.11~80.4
台揚(2314) 100元左右進場,210元左右出清
80.10~82
永大(1507) 150元左右進場,200元附近出場
和成(1810) 70元進場,120元以上出場
82~96
鴻海(2317) 一路長抱15年,2年前減碼
82~89
台達電(2308) 38元進場,140元左右出清
華通(2313) 60元進場,160元左右出清
95~97.4
中鋼(2002) 25元左右進場,50元以上出場
94.2~95.7
富士康(2038.HK) 5港元進場,23港元左右出場
94~97.12
沛鑫(3413) 平均成本100多元,大虧出場
95.7~目前
中國人壽(2628.HK) 10港元加碼,目前仍持有



許慶祥投資語錄

談基本心法

● 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 鎮靜、耐心、深入研究再研究,是在股市長勝不敗的11字箴言。
● 滿副好牌在手,就不怕市場震盪。
● 擁有足夠的知識,就能克服貪婪和恐懼的人性弱點。

談給年輕人的建議

● 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借錢買股票壓力大,失去健康也失去生命。
● 年輕人投身股海,早賠總比晚賠好。

談資產配置

● 無論行情好壞,一定至少要先預留未來3年生活的現金,才不會亂了方寸
● 年紀愈大,犯錯的空間愈小,要預留現金的比率就必須拉高。
● 資料一定要整合,才能轉化為有用的資訊。

談選股的公司

● 我買的股票,一進去就有抱3年的準備,而且一定要是未來3年每一年獲利都成長
● 選股三要訣:1.選CEO;2.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產品要有延伸性;3.產品是否在趨勢上。
● 選股就是要化繁為簡,把選股邏輯簡單化。

談抱長作短策略

● 只要是好股票,看準長期趨勢,都可以拿部分持股抱長作短,漲上去有部位能增值,跌下來 也很開心,因為又有低價可以撿便宜。

談如何進場

● 第一次進場,先布局三分之一,方向看對了,再逐步加碼。
● 如果局勢看不太清楚,就把布局的時間拉長。

談如何出場

● 企業不再具有成長動能、重要經營階層離開、有新的替代技術威脅,都是基本面有疑慮的訊號,應斷然出場。談如何停損 ● 高檔停損是必要的,但相對低檔就沒必要停損。

談未來趨勢

● 買中國人壽就是買中國的GDP,一直要到GDP成長趨緩,或保單普及率飽和,才是出場時機。
● 節能減碳和人機互動是兩大趨勢,節能科技、MEMS相關股票是可長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