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狼?非狼? 外資行2.3%份額鯰魚力量

入世前:1981年,看不到什麼機遇

「1981年我剛來上海的時候,基本上看不到什麼機遇。」現今已是東亞(中國)副行長的關達昌回憶起當年被抽調到上海分行輪崗時笑談,當時身邊的朋友知道自己要去內地工作都很同情。

1979年,中國批准設立第一家外資銀行代表處——日本輸出入銀行北京代表處,拉開了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序幕。

1981年7月,中國批准外資銀行在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和海南5個經濟特區設立營業性機構,從事外匯金融業務。

1994年國務院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是第一個國務院層面的外資銀行管理條例。

被外資行視為較大的突破是,1996年12月,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在上海浦東試點辦理人民幣業務,儘管此時的人民幣業務還主要針對的是境外人士以及企業,而普通居民則還要等到10年。

而此時即90年代,在東亞獲得去內地工作機會的人已成為同事們的艷羨對象。東亞銀行上海分行當時也漸漸將經營活動擴展至長三角地區,業務推銷員來往於杭州、南京各地已是家常便飯,足跡最遠甚至達到青島大連等分行網絡未至的北方大城市,上海分行當時業務量的一半已由上海以外的地區貢獻。

截至1997年底,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達到164家,四年內增加了90家,每年淨增加20多家;資產總額達到380億美元,四年內增長了3.3倍,年增長率為82.5%。

不過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外資銀行在亞洲地區的發展趨於謹慎,在華機構佈局和業務拓展也明顯放緩,個別外資銀行退出了中國市場。1998年至2001年期間,在華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僅淨增了15家。

2006年時任銀監會銀行監管三部市場准入處處長鄧玉梅這樣評價,作為入世之前的開放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配合國民經濟的發展,重點是引進外資銀行的資金和競爭機制,開放的措施具有試定的特徵,沒有開放時間表,根據經濟發展需要決定什麼時候開放什麼城市,開放什麼幣種,開放什麼業務,簡單而言,2001年以前是屬於自主開放的階段。

入世過渡期:「狼」來了

如果說入世前中資銀行還感覺不到外資行的「威脅」,那麼2001年中國入世,中國的銀行界不得不正視逼近的威脅:狼來了,如何和狼共舞的討論此起彼伏。

這個階段主要開放的重點是引進先進的管理體制,引資的目標已經慢慢淡化。

在業務上比較大的變化是,向外資銀行開放對所有客戶的外匯業務;逐步將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從加入時的上海、深圳、天津、大連四個城市擴大到全國所有地區;逐步將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客戶對像從外資企業和外國人逐步擴大到中國企業。

同時,逐步放鬆對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限制,比如取消外資銀行總資產不得超過實收資本與儲備金之和的20倍的規定,監管部門不再人為限制而通過市場競爭自動調節。

從現在來看,儘管是過渡期,但這五年外資行基本上資產翻番、盈利翻番。在華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從190家增加到312家,淨增加122家。在華外資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1033億美元,幾乎翻了一番。

「不過,外資銀行資產占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8%。就市場份額來說,外資行的擴張並不如想像那麼快,五年前有很多人做了很多預測,說可能會達到10%、15%、25%,但這個沒有發生。」現任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在2006年曾表示。

不過,朱也意識到,這並不表示外資行是可以忽視的「螞蟻」。朱民說,其實這五年外資銀行在中國做了很好的佈局。重要的是外資銀行瞭解了這個市場,這也反映了外資銀行長期的戰略和文化。

不過5年後,中資銀行的信心已大大加強。「因為沒有真正短兵相接,還有一絲不自信,但是經過五年的發展來看,中資銀行這五年的發展已經超出以往任何五年。」鄧玉梅2006年這麼評價。

2006關口:由分行導向轉為法人導向

2006年年底,5年過渡期行將結束,中國將取消對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客戶對象的最後一個限制,就是允許外資銀行經營對中國公民的人民幣業務;也要取消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

2006年11月15日,國務院頒布了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兌現加入WTO時5年開放國內銀行業的承諾。

但《條例》政策指向已然清晰——想要啟動面向國內普通居民的人民幣業務,在中國註冊法人銀行已是必經之路。因為《條例》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對外資法人銀行和外國銀行在華分行在從事零售業務時實施了不同的准入措施,即法人銀行可以從事全面的人民幣業務,只需滿足「開業三年,盈利兩年」的條件,而分行則需要單家審批,且只能吸收居民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定期存款。

而當時營業性外資銀行機構中分行占90%,分行的業務量占總體外資銀行業務量的90%以上。

為什麼監管導向會從過去的分行導向轉變為法人銀行導向?

鄧玉梅在2006年這樣解釋,分行導向和法人導向選擇是與銀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銀行監管水平相適應的,因為改革開放初期外資銀行主要業務集中在外匯,而且服務對像主要是機構客戶,同時當時各方面對監管水平不是很自信,採取分行導向,對分行的監管主要是母國監管當局,東道國的監管壓力相對小一些。

但是外資行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尤其是2006年後要開放中國境內公民人民幣業務,而個人業務的風險影響面非常廣,因此監管層需要考慮調整一下以往的政策,由中國來監管外資銀行的風險。最重要的,中國監管方面已達到可以足夠監管法人銀行風險的水平,已有足夠的監管手段,包括控制資本充足率、大額風險集中率等等措施,可以採取主動措施來隔離國外風險的傳導。所以法人銀行導向實際上是更有利於東道國。

實際上,一些專家也指出,這充分體現了金融穩定的原則,也是在對中國這樣一個快速成長的零售市場進行適度保護。

儘管開始時有些微詞,但很快一些外資行就馬不停蹄地籌建法人銀行。2007年4月2日的浦東陸家嘴熱鬧非凡,當天,匯豐、花旗、渣打、東亞在內地的首批法人銀行正式開業,這被外資行視為在中國發展新歷史的開始。

開業後四大外資行能夠提供的服務範圍,主要集中在存款、貸款、房貸等基礎業務,部分業務如銀行卡依然還需等待時日。

截至2007年末,中國已有在華外資法人銀行26家,下設分行及附屬機構125家、支行160家;外國銀行分行117家。

法人銀行時代:拔掉利齒的狼?

法人銀行成立後的第一年,外資行發展非常快速。首批四家法人銀行立即宣佈了網點、員工的擴張計劃,其規模幾乎都是翻倍。以匯豐中國為例,2007年年底其服務網點已達到60多個,網點數較去年增長了近一倍。上海外資銀行的業務範圍不斷拓寬,擁有的業務品種已經超過100個。

外資行在國內建立私人銀行,設立各種理財貴賓室,標榜優質服務,爭搶高端客戶,一時間國內老百姓去外資行開戶理財成為潮流。這也促使中資銀行迅速與之展開競爭,發展零售銀行成為改革的方向。

不過在內地的發展,外資行似乎並未顯現出不同的盈利結構。大部分外資行利用其強項「理財」產品發展本地客戶的存款,但從盈利角度來看,零售業務仍處於虧損階段,中間業務遠未發力,真正的盈利增長則是與中資行一樣,來自於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由於中國銀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高利差也促使外資行貸款增長非常快,自2007年4月以來,上海的外資銀行已連續8個月出現當月貸款增量明顯超過存款增量,貸存比持續上升。

不過,渣打銀行2007年5月22日發佈了題為《被牙醫修理的狼: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報告,卻道出了另一個擔憂:也許明年當這些外資銀行的頭頭腦腦們返回總部報告業績的時候,會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在中國內地的利潤增長不如預期中那般燦爛輝煌?該報告指出,成為本地銀行帶來了新的機遇,但並不意味著已邁進所有業務門檻,大量監管規則、機制有待明晰,外資銀行面臨更大的挑戰。在2007年底來看這種擔心似乎是多餘的。

不過,在2008年第三季度後外資行在國內的發展卻是令大多數人無法預料。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佈破產後更是引發了對外資行流動性枯竭,被中資銀行視為「標桿」的花旗銀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匯豐銀行等也難逃厄運。

在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動盪中,外資行母行幾乎頻臨生存困境。儘管在中國的法人銀行並未持有次貸資產,但出於母行流動性危機的擔心,中資銀行不願意給在中國的外資法人銀行拆借資金,外資行在中國的法人銀行也一度陷入流動性困境。

由於恐慌,很多國內企業和個人將在外資行的存款搬家。2008年10月、11月,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一直增加而外資銀行連續「失血」。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急轉直下,外資行發售的QDII以及其他結構性產品出現大量虧損,外資行面臨大量投訴,品牌形象亦大受打擊。

「今年的日子實在過得很辛苦。」一位外資行個人業務部高管曾如此感歎。受此影響,2008年下半年外資行信貸增長已明顯放慢,網點擴張放緩,人員招聘受限制,甚至裁員,元氣大傷。

從現在來看,受制於分支機構和經營網點不足、存款利率尚未市場化、境外融資難度增大、次貸危機等各種因素,資產份額占比僅為2.3%(截至2008年6月)的外資銀行短期內尚難以對中資銀行構成實質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