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监管层证实:招商银行食得入股保险公司头汤

招商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良好的经营业绩,使得招商银行有望成为首批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试点

  在1月份结束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财经时报》独家获悉,招商银行(600036.SH)有望获得首批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试点的名额。

事实上,招商银行参股保险公司的对象早已选定,即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招商信诺”)。招商信诺是中国入世后首家获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也是总部设在深圳的第一家合资保险公司,注册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合资双方分别是美国信诺保险集团和招商局,双方各占50%股份。

实际上,这两家公司都与招商系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招商银行是招商系旗下龙头上市公司,而招商信诺的中方股东是招商局集团下属子公司深圳市鼎尊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作为招商局集团旗下公司,招商银行入股招商信诺显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入股得以成行,这将加速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进程,并将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综合经营发展开拓新的局面。
一直以来,“银保”合作存在诸多问题,而股权合作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从银行的角度,参与保险业的经营也是上上之选。银行业虽然资金雄厚,但以短期为主,且银行业的贷款又偏长期,所以存在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问题。保险业资产相对较少,但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业资金具有长期稳健的特点。这恰好能弥补银行业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问题。

资产整合

就在招商系稳步发展的同时,《财经时报》从1月底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独家获悉,招商银行已正式向保监会递交了收购招商信诺股权的申请。

“招商银行和招商信诺均属于招商系的金融资产,此次股权转让就是一次内部整合而已。”保监会一官员如是说。

实际上,早在国务院原则性批准商业银行可投资保险公司后,已有消息称北京银行欲接手太保集团在太平洋安泰的股权,交通银行也有意接盘中保康联等,而本次招商银行参股招商信诺保险公司,则是经监管部门证实的确凿消息。

上述保监会官员透露,目前保监会与银监会正在就具体投资限额、投资方式、入股范围等细节问题进行磋商,今年一季度将颁布相关细则。

虽然监管层面还未正式批准招商银行收购招商信诺的股权,但《财经时报》发现,两家公司早在业务经营上有了长期的合作,特别是近年来通过银行渠道热销的分红险更拉近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从2002年起,招商信诺保险产品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招商银行的柜面上,这既丰富了招商银行理财产品的链条,也为日后金融混业化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员。

同时,在银行网点逐渐成为保险公司业务销售的重要渠道后,通过银行网点多、资信好的优势,公司保费规模迅速拉升,从而使招商信诺保险在保费业绩短时间内跃升到外资保险公司的前十位。

此外,《财经时报》还了解到,正是由于招商银行和招商信诺同属于招商系的原因,才让其有机会获得此次银行投资保险公司首批试点的名额。

“原则上监管部门不会批准中资银行新成立保险公司的方案,所以银行参股保险公司是唯一可行的路径,保监会鉴于招商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招商银行的经营业绩才将仅有的首批三个试点名额保留其中之一给招商银行。”保监会官员坦言。

“对于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我们优先考虑的基点是公司本身的需要,最终的目的是给股东带来利益。公司并不需要不停地去融资、稀释股本,我们希望的是融资成本降低,而使用资源的效率提高。”这是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在接受采访时对于旗下资产整合的态度。
混业经营

监管部门的默许似乎已经打开了招商银行混业经营的序幕。

实际上,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一直都在谋求更深入的合作模式,“招商银行参股保险公司将对改善银行股权结构、优化银行公司治理发挥积极的作用。”保监会会主席吴定富在全保会上强调。
对于此次银行投资保险公司政策的开闸,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表示,混业经营的最大风险在于两类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互相传导。

同时,保监会和银监会到底如何分工、监管,如何配合,以及怎样确定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的程序,都将是下一步考验监管部门的难题。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持谨慎的态度:银行参股保险公司这种混业经营模式或将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但是打造这种全方位的服务平台也可能加剧银行业本身的风险,尤其是子公司越多越应防止风险的交叉传递。

当然,监管层也一再强调风险的管控要求。据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股权投资必须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以及有效隔离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操作。

目前,银监会和保监会就双方准入条件、审批程序、机构数量、监管主体、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程序及信息交换6个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明确了监管主体和两个监管机构的分工和责任,确立了审慎监管的基本原则,对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配合,确定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的程序,明确信息交换的内容、方式和渠道等方面,初步进行了监管约定。
招商系“拼图”

走过135年风云变幻的历史,如今的招商局旗下上市公司已达29家之多,并几乎涵盖了招商局集团的核心产业布局,为招商局核心产业的整合和扩张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平台。
在招商局众多上市公司之中,招商银行虽然上市较晚,但其107亿元的募资额相当于在此之前三家上市银行募资额总和。

《财经时报》分析了招商局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后发现,整个招商系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上市到接下来的资本运作都是招商局集团主导的,比如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国际、招商轮船、招商地产(000024.SZ)等;而另一类是划拨到集团的时候已经是上市公司了,但这部分公司招商局集团大都没有实现控股。

事实上,在招商局集团发展最为困难的几年中,正是以几家上市公司为平台,大力清理不良资产及盘活存量资产,包括变卖、转让和撇账等资本运作,才让整个招商集团重现活力。

“招商系的经验表明,好的股权结构,好的董事会、好的职业经理人和好的企业战略是环环相扣的,股权结构是金字塔的塔底,健全的公司治理的基础就是构建优化的相对制衡的股权结构。”广发证券研究员黄永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