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比亞迪扯掉中國三大汽車公司遮羞布

劉罡

作為世界第二汽車生產大國﹐中國的本土汽車廠商中也有“三大”﹐即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和上汽集團﹐它們前些年靠著給急於打進中國市場的洋品牌當“吳三桂”﹐坐地收錢的好日子也頗過了幾天﹐沒承想政府對這幾個“共和國長子”期望值還挺高﹐非逼著它們搞自主創新﹐打造本土品牌﹐於是引發了一連串洋相。這幾個被政府寵壞了的浪蕩公子先是忽悠國人說﹐開發一款轎車需要十幾億至二十幾億美元﹔如果一款車的產量達不到30萬至50萬輛﹐開發出來也是賠錢﹐這實際上是說﹐中國人一、二十年內別指望開上自主品牌轎車。然而奇瑞、吉利和比亞迪等從市場上摔打出來的本土汽車廠商生生用自己的實踐打破了這兩個神話﹐這三個廠家沒有一款汽車的年產量超過30萬輛﹐但三家公司卻無一虧損。

被揭穿了謊言的中國“三大”車廠於是轉打新能源汽車這張牌。上汽集團2005年即與同濟大學聯合研發燃料電池汽車﹐然而隨著萬鋼校長榮升科技部長﹐上汽的燃料電池車項目似乎也沒了下文﹐最近又傳出該公司明年將推出由美商提供鋰離子電池的混合動力汽車﹐事情至此﹐中國“三大”車廠可謂徹底顏面掃地了。看看民營汽車廠商比亞迪﹐人家不僅從去年底就開始在中國市場銷售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油電混合動力車﹐比美國和日本的類似嘗試領先至少一年﹐而且該公司最近還在談判向美國和歐洲的汽車廠商出售其電池技術﹐真不知道上汽還有哪門子臉再搞什麼“創新”。

然而這並未動搖中國政府對國有汽車大廠的一片深情。根據政府日前出台的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將“鼓勵”一汽集團、東風汽車、上汽集團和長安汽車集團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兼併重組﹐奇瑞由於挂著國有企業的牌子﹐蒙恩獲准在區域範圍內實施併購﹐而近來在海外收購方面頻有大動作的吉利汽車﹐由於其民企身份﹐在政府的這一產業振興計劃中似乎只有被國企收編的份。汽車產業振興規劃雖然說要鼓勵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對在國際上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露了大臉的比亞迪卻似乎不屑提及。

其實﹐中國發展汽車工業不缺市場、不缺錢﹐也不缺人才﹐缺的就是把這三要素捏合在一起使之發揮協同效應的機制﹐而這一機制的基礎則是給國內汽車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條件。美國汽車產業多年來三家獨大﹐甚至讓美國人誤以為這三家企業已經大到了破產不得的地步﹐只能變著法供著。現如今疲於應對經濟危機的美國政府再也養不起這三大寶貝了﹐只能下狠心要其破產﹐而美國本土汽車產業也由此迎來了一個獲得轉機的契機。連市場競爭自然形成的美國三大汽車企業也無法擺脫“大而後僵”的命運﹐如果中國一味用政府奶水強行催肥國有大型汽車企業﹐恐怕不僅這些企業會永遠是扶不起的阿斗﹐中國民族汽車工業也會被斷送掉。
如果沒有奇瑞、吉利、比亞迪這些企業﹐中國轎車工業現在仍難逃“裸奔”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