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廣策: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制藥博士後,中山大學有機天然藥物博士。曾任元大證券大中華區醫藥行業主管。2010年4月加入上海從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公司合伙人及從容醫療1期基金經理。
在執掌國內首只行業基金華寶信托‧從容醫療1期之前,姜廣策幹過8年醫藥研發、4年醫藥銷售。“從醫療行業轉入資本投資並沒有太大差別。”姜廣策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採訪時表示,“以前做藥品銷售的時候,最想的是找到好產品,現在做投資的話,我也是想找一個有好產品的企業。”
合理估值25~30倍
《財商》:作為首只行業基金,你們為何選擇醫藥行業?
姜廣策:事情緣起是這樣的。去年10月份,我和呂俊碰在一起,我向他建議“你為什麼不發一隻行業基金,比如做醫藥”。呂總一聽就很有興趣,我們當場一拍即合。當時我預計2010年上半年醫藥板塊肯定是一個高估的狀態,到了下半年肯定會有機會。所以今年4月底我來到了從容。
對於醫藥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我都看好。首先是市場需求,人口老齡化越來越突出,2010年中國老齡人口可能就占到18%左右,老年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多病,其次是供給方面,政府在加大供給,為農民、城鎮居民提供更好醫療保障。另外,現在人們的亞健康狀態也比較普遍。
《財商》:你如何看待目前醫藥板塊的估值?
姜廣策:醫藥板塊合理估值應該在25~30倍左右,目前估值整體偏高,投資者應該注意風險。但我預計三季度會有調整下來的機會,因為處於中報和三季報的真空期,沒有什麼能夠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到了三季報的時候,會有一部分醫藥公司業績很不錯,因為我們在持續跟蹤關注這批公司。比如有的企業募投資金建立了新的生產線,在中報期間建成,業績在三季報可以表現出來,但中報的時候還沒有反映在報表里。
我曾經說醫藥板塊的估值就像中年男人的腰圍下不來。中年男人的腰圍上去了是因為我們有龐大的慢性病人口,有如此大的市場需求支撐著醫藥行業的發展,所以醫藥股的估值肯定下不來。這兩者之間可以畫等號。醫藥行業會有一個高增長的時期,這段時間估值就是下不來。
《財商》:你一般如何挑選個股?有沒有一些具體的量化指標?
姜廣策:醫藥行業從上往下研究,往往找不到好公司,一定要採取從下往上的模式選股。最基本的門檻指標就是淨利潤增長速度,目前醫藥行業整體發展速度在25%左右,作為一個好的醫藥企業,必須連續兩年淨利潤增速在30%以上。企業必須跑贏行業,股票才能跑贏指數。
我一般通過三個方面來分析公司。首先是產品線,產品要有做大的空間,必須是大品種,像肝藥、心血管藥、糖尿病藥、腫瘤藥等。產品線的分析是基礎,也是我們最重視的地方。
第二是營銷模式,企業要有符合產品特色的營銷模式,也符合中國市場的實情。不論是自建隊伍還是代理模式,關鍵要適應產品。同時企業的營銷網絡覆蓋面要廣、團隊要夠大。
第三是政府關係能力。因為醫藥行業是高度依賴政策比如招標政策、定價政策,企業要有能力去要價、和政府談判,讓你的產品能夠中標、能夠維護價格。舉例來說,上海羅氏做的頭孢一支賣80元,東北制藥總廠同樣規格的一支只賣1.8元,為什麼羅氏可以賣這麼高,這麼多年一分都不降,這裡面大有文章。
《財商》:能不能具體講講A股哪些公司在這三方面都做得不錯?
姜廣策:比如譽衡藥業(002437.SZ)是三者俱全,這樣的公司在A股里不多。分別來講的話,產品線上比較好的企業如恆瑞醫藥(600276.SH)、雙鷺藥業(002038.SZ);營銷見長的公司比如天士力(600535.SH)、中恆集團(600252.SH);政府關係特別好的沒有,天士力算一個吧。
《財商》:能不能透露一下你們股票池里個股的構成和數量?
姜廣策:所有的藥在我看來就兩類。一種是救命藥,比如抗腫瘤、心血管藥,醫生和患者必須要用的藥,這種藥可以賣高價、賺暴利。另一類是不痛不癢的,不是救命的藥,比如消化、咳嗽、感冒藥之類的。我們偏愛的企業是生產救命藥的這種,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恆瑞醫藥。
目前我們股票池的股票集中在一批我們認為未來三年都能夠保持高速增長的企業,或者是業績反轉的企業上,主要是一些生產化學藥品的企業。
持股數量我們採取適度集中原則,一般集中在6~8只個股上。因為分散沒有意義,一隻基金配進去很多股票,風險敞口很大。一跌的話,可能二三十隻都跌;而漲起來的話呢,每個股票貢獻的盈利又小。巴菲特說過,分散投資是毫無道理的。我也非常認同他的觀點。
板塊輪動機會很多
《財商》:你覺得醫療板塊投資風險主要來自哪裡?你們如何進行風險控制?
姜廣策:最主要的風險是估值,必須考慮到要有充足的安全邊際。我們會精選個股,通過倉位來控制風險,輕易不會滿倉,一般保持在五成上下。在最主要的升段倉位會加上去,可能瞬間加到90%,等這波利潤拿到以後倉位立馬降下來。最低的時候可能空倉,像從容醫療一期6月30日成立的前半段時間都是空倉,本周一(8月16日)我們已經開始降低倉位,降到五成以下。
《財商》:你覺得你過去的經驗對你現在做投資最大的幫助在哪裡?
姜廣策:從專業方面講,我們現在基本上看一下公司的產品線,就可以知道這家企業的未來成長空間如何。另外在過去4年做醫藥銷售時,認識了很多朋友,現在的很多信息來源都是一手的。
《財商》:有觀點認為,行業基金可能會受限於投資範圍過窄,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姜廣策:其實投資範圍不會窄,醫療板塊目前接近160只股票,輪動的機會很多。每波醫藥行業的上漲是有規律的,最先漲的都是那種“白馬”或者說質地最好的公司。像7月2日由於發改委的政策,醫療板塊跌到谷底,最先反彈上來的是恆瑞醫藥、雙鷺藥業等,這些都是好公司。但到了這周一的上漲,漲幅排前十的很多股票是沒有業績支撐的,只是淪為游資的籌碼。炒到這種情況下,醫藥股行情已經接近巔峰,需要開始小心風險。
同時醫藥股最大的特點是差異性很大,企業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有的企業可能是年初業績已經出來,上半年漲得特別好;有的企業可能要到下半年業績才會出來,下半年能夠漲起來。這是醫藥行業本身的規律,我們基本上採取的是行業內輪動的操作手法。但是不會參與題材性的股票,必須要有業績支撐。要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財商》:你覺得未來醫藥企業的主要競爭焦點會集中在哪裡?
姜廣策:未來醫藥企業的競爭首先是產品線的競爭,醫藥企業必須要有後續源源不斷的產品線出來,才能支撐企業持續的發展。目前整個中國醫藥行業研發投入相當低,美國平均研發投入是銷售收入的15%~20%,中國可能連5%都達不到。反過來,中國是營銷廣告費用占15%~20%,醫藥行業還是低水平競爭時代。
中國未來很難出現像輝瑞制藥這樣的公司,這和我們國家的科研體制有關,能夠把仿制藥做好就不錯了。我們沒有原創的研發能力。但這一點也並不會制約未來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因為目前可抄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到2012年左右,會有大批的專利藥到期,這意味著我們有更多機會可以開始做仿制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