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
离开学校后的学习对人的一生更为主要也更为重要,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学习,即它的特点和方法。前面我们曾对学习的含义做过讨论,从方法论来讲学习即是把离散的信息通过演绎和归纳系统化,形成框架概念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学习方法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个过程,我认为形成整体概念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或目标。从系统论来看整体概念是一个系统,系统的边界是其外延,系统内部的结构、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是其内涵。比如讲人体,无论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还是中医的辨证,都是从一个系统出发进行研究。所谓整体概念的形成就是控制论中稳态建立的过程。认识上的稳态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标志着对认识对象的把握,所以整体概念的形成是认识上的飞跃。
学校的教育是将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前人或别人完成的。离开学校之后人们的学习环境、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它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所面对的信息环境是一个分布离散、附着于(或隐藏在)形形色色的载体之上,远离稳态的结构。在这种条件下,知识的获取实际上要靠自己完成系统化、形成整体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读书,特别是概论一类的书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时间有限,能找到的书也有限,完全借助于读书是不可能的。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部会碰到大量的信息,其传播的方式包括交谈、会议、电视、报刊。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应该能够从中捕捉信息,积累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寻找各种相关信息的内在联系,加之适当的阅读逐步形成整体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验证,使他对这个事物的认识更为准确、深刻。反过来说,不重视概念的人花费了同样的时间却依然游荡在杂乱的信息场中,他们对某些信息的理解可能并不差,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只储存了一些闪光的点,而无法从整体上去把握、认识。对于一个事物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就好比一堆无法组装的零件,它不能实现产品的功能和价值。所以自觉地认识知识系统化、概念化的重要性,注重培训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习的成功和成效是十分关键的。
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建立起整体性的概念,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检测。一是“说”,二是“写”。所谓“说”就是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向不熟悉这门知识的人表述,要求是能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听得懂,至少可以知其然。当然,如能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趣味幽默、引人人胜就更好了。许多人可以听懂别人的讲解,可以看懂文章的内容和结论,但自己却讲不出来或讲不清楚,特别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其实不完全是口才问题,说到底是他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门知识。“写”则是更高层次的检测。能把你的理解、认识、体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文章或学术性的论文,说明你对这门知识的把握、运用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文字同语言相比更为严谨、准确,更注重结构和逻辑。在写作过程中认识上的模糊点、未知领域全都会暴露出来,迫使你不得不放下笔再去学习、思考,直到真正理解了才能继续写下去。我近年来写了几篇学术文章,也有同样的体会。碰到障碍写不下去时常有“理屈词穷”之感。我以此自责,也以此自勉。所以促使我拿起笔,在一天的疲劳工作之后挑灯伏案、自讨苦吃的—个重要动力就是希望通过写作来加深认识,把领会、理解、形成整体概念这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循环走完。
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改善产生影响,使他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古人讲格物方能致知,现代人崇尚的科学精神也是基于对事物本质和机理的好奇心。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有效的方法无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整体框架的建立和形成,既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的智力劳动,也是一种乐趣。
其次,捕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会明显增强。如果把学习视为概念框架建立和形成的过程,那么对信息的选择、处理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使其成为一个收敛的过程。
第三,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能力。推断和联想这两种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前者属于逻辑思维,运用因果律确立系统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后者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多适用于寻求随机过程和突变过程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及整体框架结构。在一定意义上讲,思维方式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比获取知识本身应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第四,改善记忆力。记忆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某种事物的价值判定和理解程度。换句话说,有用的就容易记住,理解了的才可能记住。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选择、识别、处理实际也正是一个价值判定和理解认识的过程。
第五,表达能力的提高,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即“说”和“写”。前面我曾经讨论过这两种方式对认识的检测功能,实际上“说”与“写”也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应有的环节。有了这种意识,尝到了甜头就会在这方面下工夫,使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市场机制的环境中“说”与“听”、“写”和“读”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供求或买卖,只不过“卖方”提供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一种观点或建议(idea)。我们都知道商品的销售和市场开发的重要性,同样,一个观点或建议能否被接受或采纳也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价值,还要看表达的水平和能力。
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学习方法
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相得益彰
“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是相对的;
在同一个投资项目中,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可以以各种方式混合使用;采用集中投资方法的经理深入研究几家公司,信心坚定,并且认为可以通过投资5到30只股票充分分散组合。
“只有当投资者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的时候才会采用广泛分散投资方法。”据说这句带有挑衅意味的话语出自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口。虽然近几十年来分散投资这一理念在金融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一些投资家逆流而进,坚持认为通过更集中的投资方法才能取得成功。集中投资的组合通常围绕成长型股票、卖空的股票、处于行业周期的股票和其他主题建仓。但是,集中投资的根本理念是集中于少数股票,并且坚信一定会成功。
但是,实践调查显示,集中投资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表明,集中投资组合并没有跑赢大盘,而且波动性很强。此外,集中投资产生的灾难性结果不止一种。美林证券于2000年3月发起持有几只知名科技股的集中二十基金(FocusTwenty Fund)后,该基金连续三年每年亏损47%,远远落后于同期标普500指数表现,导致许多诉讼。那么,为什么一些经理仍然偏爱集中投资呢?采取分散投资的基金经理能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呢?
勇敢无畏者
Joel Greenblatt是位于纽约市的Gotham Capital对冲基金的发起人和管理伙伴,同时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担任金融和经济学辅导教授。他一直管理集中投资组合。自从1997年Joel Greenblatt在他的首部作品中写道《即使你不聪明,仍能成为股市天才》起,他便一直坚持这种想法。
Joel Greenblatt的理念是买入被低估的资本回报率高的优质股票。他通常只持有5到8个头寸,但是据称,在担任基金经理的20年中,他远远跑赢市场。
Greenblatt表示:“集中投资的优势是我坚持投资于那些我认为好的股票。”他集中精力于一些优质股票,放弃那些难以分析的可能的好股票。
“集中投资”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在共同基金领域,“集中”意味着组合所持的股票少于基金行业的标准的100-200只股票。师从巴菲特、奉行长期价值投资的Bruce Berkowitz说:“6到15个头寸就足够了。”Berkowitz是位于迈阿密的Fairholme Funds基金的总裁,同时是Fairholme Fund基金的组合经理。该基金自1999年成立起,便实行集中投资。通常,该基金持有大约20个头寸,但大多数情况下,持有量排在前5位的股票和现金的数额占所管理的总资产的比例不止三分之二。从1999年起,尽管该基金没有杠杆并且持有大量的现金头寸,其年回报率大约为18%。“集中时间和精力才能创造完美业绩,”Berkowitz表示,“毕竟,你能成为研究多少家公司的专家?当你能在最好的想法上大量投资的时候,为什么还要采用第三十次好的想法呢?
Berkowitz坚信,公司管理是关键的推动因素。“骑师和赛马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他所寻找的是克尽职守、清正廉洁、历史业绩出众同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投资和财务管理中去的管理层,。
位于新墨西哥Santa Fe的Thornburg投资管理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投资官Brian McMaho也是一位采用集中、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Thornburg价值基金自1995年成立之日起,扣除管理费每年收益率为14%,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仅上涨了10.27%。Thornburg旗下的国际价值基金自1998年起平均每年收益率为13.83%,而同期摩根资本国际MSCI欧洲/澳大利亚/远东指数仅上涨7.63%。这两只基金的组合都相对集中,每只大约持有50只股票。
学术研究表明,要充分分散组合,不一定要将基金投放到几百只股票中。McMahon说:“最重要的是挑选那些不会同时对同样的因素产生反应的股票。”他的经典例子是,将石油股和航空股结合起来,因为他们对油价波动的反应截然不同。在买入新股票时,他会考虑新买入的股票对基金在各行业的集中程度产生何种影响,对影响的分析结果有时候会超过价值考虑。他表示:“我们不一定会仅仅因为一只石油股比另一只科技股便宜而买入它。”
位于Stamford的Troy Capital, LLC资本公司的奠基人Alex Troy也采用集中投资的方法,他寻找那些彼此关联不大、同时与市场关联度也不高的股票。他把自己的投资风格称作是“事件驱动型价值投资”,长期买入并持有一些价格对公司事件反应强烈的股票,比如,破产危机解除、资产分割、重组和重大诉讼。这些股票通常按自己的周期循环,把它们归入一个组合可以实现风险分散,因为不同公司里迥然不同的事件不大可能同时发生并且产生同样的效果。例如,驱动Altria Group股价的重要事件(如烟草诉讼、Kraft分割、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的分离)与Tyco分解成三个公司、Allegheny能源公司的业务复苏(Troy Capital买入该公司股票时,公司困难重重)彼此之间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Troy发现,与择时操作和杠杆操作相比,集中投资是一种更为稳健的产生超额回报的方法。他为高净值个人和机构设立的只做多头的组合自四年前成立以来无杠杆年均净收益率为23.5%。通常情况下,这类组合持有100多个头寸,但是Troy通常只持有20-21个头寸。但事情也有例外。起初,Troy仅持有十只股票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收益率遥遥领先于标普500指数,但是波动性也逐步增大,难以承受。他放弃了可能的上行空间,扩大了头寸的数量,但是此举减少了可能的下行风险。Troy补充道:“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找到最佳集中度。”位于旧金山的Osterweis资本管理公司的共同基金同时服务于高净值客户群、基金会和捐赠基金。其总裁John Osterweis追求自由现金流倍数所表现出的深度价值,然后在组合过程中结合市值考虑,选择正在恢复元气的公司,这些公司最终上演成功的增长故事。Osterweis表示,按照这种投资方法,他很长时间来持续跑赢大盘。
重新思考分散投资
Osterwei的风格是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对他来讲,简单地数所持有的股票的数量对于分散组合来说是幼稚的。Osterweis说:“我认为一个包括了分布在不同行业的25只经精心挑选、透彻研究的公司的组合所达到的分散效果要远远好于持有的股票的数目是我们的2到3倍的基金公司,而且相对于一个包含了75只股票、但组合经理却忘记最后30只股票的组合,我们的组合更加安全。”
一个投资于生物科技行业的基金或者一个只持有60或70只大盘股的组合其分散效果并不好。Osterweis坚持认为:“分散投资不仅仅是指所持有的股票的数量,还要考虑行业、市值和成长性。真正好的想法、概念并不多。如果组合中股票的数量超过25只或30只,那么你只不过是在以表现平平的股票来填补组合而已。”
Osterweis用一个游戏帮他选择股票:假如你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但是规定你只能买一只股票而且不能交易。这种情况下,你便会非常谨慎地挑选股票。“如果每一笔投资都经过这样的考验,”他说道,“便会迫使你买入那些优质公司的股票,有卓越的管理层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欢迎进行分散投资
如果你所追求的是广泛分散,那么为什么不直接买覆盖全部股票的基金然后高枕无忧呢?但是,如果你愿意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分散投资,超越基准指数表现,那么以下便是分散投资方法中彰显集中投资的一面:
波动是无害的:不靠消除组合的短期波动,而是把风险看作是资本永久损失并长期对其进行管理,你可能会获得成功。Joel Greenblatt表示,有时候他的组合比广泛分散的组合波动剧烈。“但是,另一方面,我对组合中的每一个头寸更有信心,所以,当组合波动剧烈时,我反而不太担心了,”他说道,“组合如何上下波动对我来说关系不大。”正如Bruce Berkowitz所言:“只要最终能到达目的地,我并不介意旅途的颠簸。”
非对称回报:如果你做好了准备工作,建立了安全边际(资产负债表上有现金,相对于公允价值有折价,有久经考验的管理队伍),你便可以将下行风险最小化,上行空间最大化,提高命中率。结果便是:大收益、小损失。“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组合,如果你有两三只股票表现超越大盘一倍、两倍、甚至是三倍,那么,整个组合的表现将非常出色,”Osterweis表示,“这是非对称的赌注。”
分层:可能你不曾走极端进行集中投资,但是,你仍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投资中去。如果你对自己挑选股票的能力不是非常自信的话,那么可以将部分风险资本配置到一个集中投资的组合中,然后将此视为整个组合的一只股票或行业。
机构的一项活动便是对集中投资组合再组合——也就是说:聘请一个经理队伍,根据他们的业绩表现,将资金移入、移出他们的投资授权范围。
虽然你不大可能做出不适合自己性情的改变,但是,正如中国人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智者兼收并蓄。”杀猫的方法不止一种,学习集中投资技巧,至少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更加足智多谋的基金经理。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怎样打败下一次泡沫
来源:《华尔街日报》 20071222
作者:Jonathan Clements
本世纪头几年股票重挫的时候,投资者发誓绝不会再如此不顾后果。然而短短几年之内,人们又摇起了骰子,这次投资重点是公寓住宅领域,人们在租赁房产上下了重注。(注:指美国住房贷款次级债风波)
这让人不得不深思:怎么会这样呢?
财富蒸发
当然,泡沫和萧条在市场中可谓历史悠久。但是,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种情形接连发生了两次?《投资四大支柱》(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的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将其归咎于新技术和低息贷款的危险组合。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迅猛发展,风险资本投资和公开募股带来了充裕的资金。而当前的十年则见证了新型抵押贷款产品的发展,办理这种贷款的购房人只需付很少的首付或无需首付就能享受较低的初始月供。再加上极低的利率水平,人们负担这些贷款就更没问题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0至2002年股市泡沫的破裂却助长了房产泡沫的膨胀。随着股价受挫、经济增长放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下调了短期利率,降低了融资成本,进而推动了房地产热潮。
伯恩斯坦说:“我觉得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再次出现房地产或股市泡沫。但是不用担心:我相信我们的金融创新天才们会开辟出令人兴奋的新战场,再次帮人们蒸发掉大笔财富。”
犯错误
虽然革新和低息贷款是这两次泡沫的关键因素,但投资者的心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不想在下一次泡沫中变得一文不名?那就小心以下四种心理雷区: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上涨的投资会一直上涨。这么想倒也不奇怪。《Mean Genes》的作者之一、波士顿Acadian Asset Management的经济主管泰瑞•伯恩汉姆(Terry Burnham)表示,一般来讲跟着大队人马是个聪明的策略。
比如说,某种新装置或某部新电影广受欢迎,那它或许真的不错。但如果某项投资受到广泛追捧,那它可能已经创下了诸多收益佳绩──我们买到的可能是估值过高的东西。
问题是,并非所有估值过高的投资都会立即下挫。事实上,我们一开始可能会赚钱,而最终才能意识到这是个错误。此时,我们或许不会发誓自己以后不再碰投资大热门,而是认为自己很好地选择了能挣钱的投资产品,只不过脱手得不够及时。
伯恩汉姆说:“人们会不断地犯同样的简单错误:在某个投资项目已经大涨之后去买进。他们一辈子都没迷途知返。”
随着市场高歌猛进,投资者的自信也越来越足。他们将自己的收获归功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开始押更大的赌注。
20世纪90年代,正是这种自信驱使着那些最初尝到了一点甜头的科技类股投资者继续在该领域追加投资。进入21世纪以后,房地产投机者的第一桩房产投资很成功,很快他们就买进了大批房产。
风险偏好的升温也受到了所谓“私房钱效应”(House Money Effect)的驱动。赢了钱的投资者就像赌场里一开始就交了好运的赌徒,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占了先手,再承受额外的风险也无妨。他们的想法是:就算输掉一点,赚到的也还是很可观。
不幸的是,当泡沫破裂时,损失的从来就不会只是一星半点。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期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了78%。的确,到目前为止房价还没怎么下降。但由于房地产投机者通常都是拿借来的钱在下注,就算是轻微的价格下跌也意味着重大损失。
泡沫破裂时,许多人都选择了按兵不动,不愿在亏本的时候卖出。
但有些人可能会试图弥补自己的损失,却因此担上更高的风险。事实上,一部分技术股投资者在股市滑坡中损失了一大笔钱之后,又转战房地产,寄希望于在第二轮的豪赌中挽回此前损失。
寻求中庸
这又给人什么样的教训?它让我们走入第五种心理雷区。我们很容易就将那些追逐互联网类股和佛罗里达公寓市场泡沫的人指责为愚蠢。
然而,当时这些市场将如何发展尚存很多不确定因素。一些专家宣称在这些市场崩溃之前的很多年,股市和房地产就已经存在泡沫了。而另一些专家即便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仍坚持乐观看法。
加州圣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经济学教授梅尔•斯达特曼(Meir Statman)说:“泡沫是稀松平常的事。你无法预测买进和卖出的好时机。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不过,如果你坚持下去,就得实行投资组合多元化,包括股票、债券和房产等等。
斯达特曼警告说:“如果你将投资都集中在能源类股或技术类股,或者是用来专门炒新股,那你可能会成为大赢家,但也可能成为大输家。多元化投资的确只能表现平平,但那也比输得很惨要好。”(注:这不是每个专业的投资人所要的)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息差犹在 加息未挤压银行盈利空间
央行从21日起“不对称”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位内地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意在调控经济、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尽量不影响银行的存贷利差,对商业银行利益给予一定保护。
东方证券亦分析认为,活期存款利率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有期限存贷利差缩减的负面影响,维护了商业银行的息差空间。尽管息差空间能否维护,还要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和结构配比。此次调息,活期存款占比较高、一年及以内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受益程度相对较大。
“在国有大银行里,有50%以上存款为活期存款。央行这次不对称调整存贷款利率,将利息差缩小了9个基点,但同时又将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了9个基点。无疑,央行还是为商业银行留有盈利空间。”上述券商人士说。
国泰基金相关人士则认为,活期利率下调9个基点,静态来说对银行股是一个利好,但动态而言它的偏好效应仍有待观察。此外,这对市场资金供求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市场资金利率(如回购等)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加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14只银行股昨日表现亦呈现出“大小有别”的特点。工行、中行、建行等大型商业银行涨幅普遍在1.5%之内,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等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跌幅亦控制在1.03%以内。对此,上述券商分析人士表示,这是由于活期存款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所致,“小型银行活期存款不多,因此受负面影响较大”。而申银万国报告亦表示,对银行保持乐观态度,特别是今年信贷增长本来就不快的大银行。
申银万国分析报告表示,此次结构性加息意在改变存款资金成本期限结构。本次加息对银行利差影响中性,但短期存款相对活期存款利差的拉大,是否会导致银行存款结构向定期化转变,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长期利率调整幅度较小。上述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建行住房贷款业务较多,或因此而“吃亏”、受到较大影响。
加息对银行影响略偏负面
国泰君安 伍永刚
本次加息主要特点:(1)活期存款未加息,反而降息。其目的在于和国际上活期存款低利率接轨;同时也减少对银行的负面影响。(2)选在年底加息,既可尽快产生效应,也可强化紧缩预期。(3)加息结构复杂,不作详细测算,容易误判。目的主要是反通胀,减缓信贷投放,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加息后,银行业存贷款息差扩大0.012 个百分点,尽管其他各期限利率升幅存多贷少,但由于本次加息中活期存款降息,而活期存款占比较高,结果使银行存贷款利差仍略有上升0.012 个百分点。
本次加息对银行业净利润的总体影响略偏负面:约-0.65%。(1)本次加息对银行业贷款项净利息收入影响为正面:约+0.15%;(2)对银行配置的债券等具有一定负面影响:-0.39%;(3)对银行存于央行款项的净利息收入将产生负面影响:-0.41%。综合考虑对银行存贷款、债券、银行存于央行款项等资产净利息收入的影响,本次加息将使银行业净利润减少约0.65%。增加升值压力,反过来利好银行股走势。
央行本次加息,虽然略为扩大了商业银行存贷款净利差,但总的净利差略有收窄,对银行业总的影响略偏负面。不过,偶尔一次非对称加息在预期之内。因此,我们仍维持对银行业2008 年净利润增长43%的预测,同时维持对银行股长期增持评级。短期内,银行股有可能继续调整,但调整幅度已非常有限。
对银行盈利的静态影响较小
招商证券 李珊珊 罗 毅
从加息时机和方式看,抑制通胀仍是货币政策重点。这次加息时间明显滞后,因为11 月份6.9%的CPI 是明显高于预期的,时间上滞后很可能反映了部门看法不同。从央行的角度看,央行行长很明确表示担心中美利差扩大导致资金流入加大。但从抑制通胀水平和预期的角度看,的确应该加。从这次加息来看,两害相权取其轻,管理层把抑制通胀放在第一位。毕竟加与不加都会有问题,不加的话,通胀预期可能恶化,资产价格可能更高,外资获得利益更大;加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经济扩张和资产价格,尽管热钱流入的存款收益略有提高。
加息对居民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已经逐渐体现。最新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回升,而信贷需求指数显著回落。
温和非对称加息兑现市场预期。对银行盈利真实的静态影响幅度较小,对大银行影响稍大。
调控超预期
兴业证券 张忆东
加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复杂的利率结构调整,显示央行对此次加息十分审慎,目的是强化抑制通胀、促进经济转型的力度。活期存款利率下调,三月期存款利率上升幅度高于中长期存款利率升幅,以及贷款利率最高仅上调18个基点,都显示央行紧缩的同时,力求避免打压消费,避免过度加重企业财务负担。(2)资金成本上升对企业盈利影响有限。从工业企业利润来看,此次加息后,工业企业息税前利润率与一年期贷款利率利差为1.06%,只是略小于2006年初央行连续加息前1.1%的水平。另外,2006初企业债务成本为1.9%左右,经连续加息,到2007年8月份仅回升到2.1%左右,小于加息幅度。(3)从上市公司利润看,剔除金融企业,上市公司总息税前利润率为9.05%,比一年期贷款利率高出1.58个百分点,这一利差还高于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根据我们的静态敏感分析,利率每提高18个基点,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影响仅为0.33%左右。
我们仍然长期看好银行股。因为存贷利差仅窄幅缩小,对银行明年的业绩影响不大,如果短线超跌,可以逢低增持。
影响不一 有待观察
申银万国 励雅敏
在目前的宏观金融环境下,我们认为此次加息对存贷利差和贷款结构变化的影响是最值得关注的。升息对活期存款占比越高的银行越有利。依据我们的测算,大部分活期存款占比在行业均值以上的银行存贷利差维持不变或有1-3bp 的小幅上升,净息差和全年净利润增速则基本不受影响,如招行、浦发、深发展、兴业等。其他活期存款占比较低的银行,其存贷利差则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会有2-6bp 的缩小,从而导致1-4bp 净息差的缩小和1-2 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的下降。
相对以上这些静态影响,我们更关注的是,如此结构的加息所可能带来的存款结构的动态变化。如果存款活期化趋势不发生改变,那么本次加息整体影响将是中性的。如果存款活期化趋势因此而发生逆转,那么在现有条件下,活期存款占比每下降1%,将可能带来3-4bp存贷利差的缩小、2-3bp 净息差的缩小以及1.5%左右全年净利润增速的下降。假定银行存款结构回到2007 年年初,约49%的活存占比,那么对银行全年净利润增速的影响在5 个百分点左右。
我们强调,一系列的宏观调控虽然对银行业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非常有限。只要宏观经济依然可以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只要整体金融大环境不发生变化,银行业持续高成长的大趋势就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具有比较优势的估值水平和对调控担心的逐渐消除将使银行股在未来重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07風雲人物李兆基 親撰08搵銀術
要 數 0 七 年 風 雲 人 物 , 本 刊 編 委 會 一 致 認 定 , 非 李 兆 基 莫 屬 。 過 去 一 年 ,他 與 家 人 的 一 舉 一 動 都 是 傳 媒 的 焦 點 , 令 人 又 羨 慕 又 妒 忌 , 香 港 的 富 豪 甚 至 草 根 階層 無 不 談 論 李 兆 基 。
不少 中 環 OL , 對 徐 子 淇 嫁 入 豪 門 而 當 上 李 家 媳 婦 , 都 投 以 艷 羨 目 光 ; 能 夠 像 李 兆 基一 樣 , 獲 特 區 政 府 頒 授 大 紫 荊 勳 章 , 都 是 富 商 的 願 望 ; 而 由 李 兆 基 一 手 成 立 的 「 兆基 財 經 」 , 過 去 一 年 因 全 面 睇 好 國 企 股 , 這 超 級 基 金 市 值 由 一 千 億 再 滾 大 至 二 千 億元 ; 其 部 署 更 成 為 股 民 的 投 資 藍 圖 。
生 於 一 九 二 八 年 的 四 叔 李 兆 基 , 明 年 將踏 入 八 十 歲 , 在 ○ 七 年 結 束 之 時 , 他 接 受 本 刊 訪 問 , 不 但 談 股 論 勢 , 而 且 親 手 撰 文, 對 股 票 、 地 產 甚 至 其 自 身 抒 發 己 見 , 對 讀 者 的 投 資 以 及 做 人 道 理 均 有 所 啟 示 。
年 關 將 至 , 在 美 國 次 按 及 中 國 宏 調 夾 擊 下 , 至 本 週 二 收 市 , 指 已 由 高 位 下 挫 近 兩 成 , 成 交 量 亦 由 二 千 億 , 回 落 至 八 百 多 億 , 大 市 陰 霾 密 布 , 「 亞 洲 股 神 」 李 兆 基 對 後 市 睇 法 亦 變 得 謹 慎 。
他 上 週 二 仍 重 申 年 底 指 可 保 三 萬 點 , 明 春 可 重 上 三 萬 三 的 預 測 。 然 而 美 國 的 次 按 風 暴 令 經 濟 進 入 嚴 寒 , 到 了 週 日 , 四 叔 亦 修 正 之 前 的 預 測 , 指 指 明 年 春 天 才 達 三 萬 點 水 平 , 再 延 遲 至 秋 天 才 見 三 萬 三 千 點 。
市況 逆 轉 , 四 叔 動 輒 得 咎 , 又 被 人 傳 已 沽 貨 , 他 如 今 小 心 行 事 。 作 為 二 千 億 基 金 的 掌舵 人 , 李 兆 基 公 開 唱 好 股 市 和 披 露 基 金 投 資 策 略 , 惹 來 利 益 衝 突 的 爭 議 。 對 此 , 李兆 基 搖 頭 輕 嘆 道 : 「 人 就 係 衰 , 教 識 佢 就 累 自 己 … … 我 一 路 都 係 買 貨 , 冇 出 貨 , 教 你 買 , 我 仲 買 貴 , 邊 有 數 ! 」 現 時 股 市 回 落 , 股 民 輸 錢 , 李 兆 基 恐 怕 成 為 箭 靶 , 「 有 人 , 好 像 賭 錢 咁 , 輸 發 脾 氣 , 唔 知 鬧 邊 個 , 要 搵 個 人 俾 佢 鬧 。 」 李 兆 基 不 慍 不 火 地 回 應 , 一 百 人 中 或 有 一 、 兩 個 人 , 自 己 做 錯 事 又 不 認 錯 。 「 ( 怨 言 ) 唔 理 , 小 問 題 。 」
樹 大 招 風 收 斂 光 芒
講 到 揹 上 「 亞 洲 股 神 」 之 名 的 壓 力 , 李 兆 基 無 奈 地 笑 謂 : 「 以 後 唔 講 咁 多 了 , 怕 麻 煩 , 我 冇 數 , 有 時 未 醒 , 親 戚 就 打 來 問 : ( 呢 隻 股 票 ) 得 唔 得 啊 ? 」
外 間 的 批 評 , 多 少 影 響 到 四 叔 的 言 論 , 相 比 去 年 初 登 股 神 寶 座 的 意 氣 風 發 , 已 明 顯 變 得 謹 慎 。 「 我 身 份 , 唔 同 分 析 員 , 我 只 係 將 兆 基 財 經 運 作 的 心 得 , 我 自 己 ( 買 股 票 ) 表 現 , 公 諸 同 好 、 分 享 … … 我 唔 收 錢 , 冇 錢 賺 , 講 得 多 未 必 , 仲 有 , 講 時 間 至 緊 要 。 」 他 解 釋 , 自 己 並 非 日 日 與 傳 媒 講 股 票 , 亦 不 可 能 提 供 最 新 的 預 測 。 「 好 多 時 , 我 睇 好 幾 日 了 , 你 先 來 問 我 , 都 唔 係 『 新 料 』 了 , 可 能 遲 兩 日 , 已 唔 係 最 低 位 , 追 唔 過 了 ; 又 或 者 個 市 轉 , 我 都 唔 係 咁 做 了 。 」
四 叔 公 開 論 股 , 自 言 對 自 己 無 好 處 , 但 仍 孜 孜 不 倦 向 傳 媒 提 供 資 料 , 這 次 訪 問 , 他 還 親 自 撰 文 , 表 達 他 對 股 市 及 人 生 的 睇 法 。
上 週 二 在 國 金 二 期 七 十 六 樓 的 主 席 辦 公 室 內 , 李 兆 基 見 到 記 者 便 說 : 「 我 有 俾 你 。 」 隨 即 拿 出 一 疊 「 股 神 筆 記 」 , 「 我 前 晚 寫 兩 個 鐘 頭 。 」
由他 親 自 撰 寫 , 長 達 兩 版 A4 紙 的 筆 記 , 分 為 股 票 、 地 產 、 公 益 及 自 身 共 四 個 部 分 。股 票 篇 不 但 排 頭 位 , 且 佔 了 一 半 的 篇 幅 , 事 關 他 最 在 意 的 兆 基 財 經 , 已 有 驚 人 的 回報 。 成 立 於 ○ 四 年 底 的 兆 基 財 經 , 截 至 今 年 十 一 月 底 , 資 產 由 年 初 一 千 億 倍 增 至 二千 億 元 , 即 是 一 年 內 又 翻 了 一 番 。 港 股 雖 有 波 動 , 但 四 叔 仍 相 信 ○ 八 年 是 「 豐 收 好時 年 」 , 他 預 計 兆 基 財 經 的 總 資 產 , 起 碼 會 有 一 成 增 幅 , 兩 至 三 成 則 最 理 想 。 言 談間 , 李 兆 基 首 次 披 露 兆 基 財 經 明 年 的 投 資 部 署 , 同 時 細 選 出 五 大 愛 股 , 公 諸 同 好 。
明 年 五 大 精 選 股
亞洲 股 神 心 愛 的 股 份 , 雖 仍 是 以 前 所 選 的 , 涵 蓋 金 融 、 能 源 及 地 產 三 大 類 的 十 一 隻 中資 股 , 但 是 次 訪 問 中 , 李 兆 基 再 將 十 一 隻 股 份 左 思 右 度 , 逐 一 比 併 後 , 終 於 為 散 戶挑 選 出 頭 五 位 優 質 國 企 股 。 他 表 示 自 己 一 直 有 買 入 這 五 隻 股 , 直 至 指 上 到 三 萬 三 千 點 才 會 停 手 。
首 選 為 能 源 股 , 第 一 、 二 位 , 分 別 是 中 海 油 及 中 國 神 華 。 「 我 鍾 意 燒 得 油 , 煤 都 係 … 中 海 油 細 隻 , 翻 身 快 , 神 華 比 中 煤 好 , 一 條 龍 ( 生 產 ) , 穩 陣 。 」 接 是 金 融 股 , 上 市 以 來 , 已 帶 挈 李 兆 基 進 賬 逾 一 百 六 十 億 的 中 國 人 壽 , 穩 守 第 三 位 ,招 商 銀 行 則 壓 倒 中 國 海 外 , 進 佔 第 四 位 , 榜 尾 是 中 國 海 外 。 「 中 國 海 外 呢 排 地 , 要 隔 好 耐 先 好 … … 中 國 政 府 仲 派 人 查 緊 發 展 商 買 地 問 題 , 睇 有 冇 買 唔 起 , 整 到 地 貴 一 貴 。 」 不 過 , 李 兆 基 表 示 , 相 比 碧 桂 園 及 富 力 地 產 , 中 國 海 外 以 前 買 下 很 多 舊 地 , 上 市 時 間 早 , 「 估 價 冇 估 咁 盡 , 好 過 新 ( 上 市 ) 。 」
要計 兆 基 財 經 資 產 , 其 實 還 有 勁 升 的 A 股 , 有 私 人 銀 行 家 說 , 兆 基 財 經 現 時 最 少 有 一億 美 金 QFII 額 度 。 不 過 , 看 好 中 國 的 李 兆 基 卻 嫌 額 度 少 , 「 得 幾 億 元 咁 少 , 買 中都 冇 用 , 只 係 佔 我 入 息 千 分 之 一 , 唔 成 比 例 。 」 除 了 直 接 投 資 內 地 股 市 , 李 兆 基 更 首 度 承 認 , 曾 在 一 些 國企 未 上 市 前 , 購 入 該 公 司 的 原 始 股 , 當 中 包 括 平 安 保 險 。 「 ( 平 安 保 險 利 潤 ) 比 而家 價 , 十 倍 都 唔 止 ! 仲 有 冇 ? 總 之 有 就 算 數 啦 , 唔 好 再 問 了 。 」 平 安 保 險 上 市 時 的 發行 價 每 股 只 是 十 元 三 角 , 現 價 八 十 元 水 平 , 估 計 李 兆 基 購 入 原 始 股 時 只 在 幾 元 水 平; 而 據 知 他 的 老 友 新 世 界 主 席 鄭 裕 彤 亦 持 有 平 安 保 險 原 始 股 至 今 , 兩 位 順 德 同 鄉 賺個 盆 滿 滿 。
春 天 過 後 暫 停 入 市
揀完 股 再 講 入 市 時 機 。 ○ 八 年 雖 是 李 兆 基 口 中 的 「 豐 收 年 」 , 他 卻 明 言 , 明 年 五 、 六、 七 月 為 股 市 淡 月 , 將 採 取 「 宜 守 不 宜 攻 」 的 策 略 。 而 三 萬 三 千 點 對 他 來 說 , 已 經是 頗 高 的 位 置 , 李 兆 基 笑 打 比 喻 , 說 到 時 自 己 應 該 已 經 「 飽 到 不 得 了 ! 」
但 他 指 屆 時 也 不 會 大 手 沽 貨 套 利 , 「 有 股 票 唔 賣 得 , 升 買 唔 返 , 而 且 做 股 票 唔 可 以 冇 貨 手 , 只 係 有 時 會 減 持 。 」 提 到 減 持 他 特 別 敏 感 , 「 唔 好 話 我 減 持 啊 , 第 日 報 紙 又 話 我 睇 淡 了 , 我 係 話 唔 好 買 咁 盡 。 」
投 資 要 致 富 , 買 股 首 要 睇 「 大 局 」 。 「 唔 好 斤 斤 計 較 小 問 題 , 要 睇 時 勢 、 大 趨 勢 , 睇 長 , 一 年 半 載 , 幾 個 月 。 」 明 年 李 兆 基 仍 然 是 睇 好 中 國 , 唱 淡 美 國 。
「 美 國 成 日 話 減 息 救 市 、 救 次 按 , 房 地 產 跌 好 多 , 供 樓 負 擔 唔 起 。 美 國 有 雙 赤 唔 係 好 , 未 跌 盡 , 好 像 美 金 咁 , 一 路 慢 慢 跌 。 」 「 而 中 國 是 新 興 國 家 中 最 好 , 雖 然 已 經 起 一 、 兩 倍 , 但 仲 有 空 間 , 未 起 盡 。 」
在 股 票 漲 價 太 高 , 有 「 位 高 勢 危 」 趨 勢 時 , 李 兆 基 教 路 , 擁 有 一 千 萬 資 產 的 「 中 戶 」 , 應 在 買 入 國 企 的 同 時 , 沽 空 美 股 。
買 國 企 沽 美 股
「 股 票 起 到 咁 高 , 個 個 都 驚 驚 唔 敢 買 , 但 買 開 有 鋪 癮 , 唔 想 收 手 , 呢 個 時 候 國 企 , 空 美 股 最 好 , 淡 起 上 來 冇 咁 危 險 。 」 李 兆 基 表 示 這 個 方 法 不 但 可 減 低 風 險 , 更 可 以 「 無 本 生 利 兼 兩 邊 賺 」 。
「 舉 例 如 果 你 有 一 千 萬 豐 ( 股 票 ) , 或 者 有 樓 未 做 按 揭 , 就 拿 去 按 俾 銀 行 , 再 叫 佢 幫 你 買 一 千 萬 神 華 , 同時 空 一 千 萬 美 國 最 衰 的 股 票 , 那 邊 ( 中 國 ) 起 賺 一 萬 , 呢 邊 ( 美 國 ) 跌 又 賺 一 萬 ,呵 呵 … … 一 旦 遇 大 起 大 跌 , 美 國 及 指 通 常 都 係 一 齊 , 一 邊 一 邊 空 , 又 可 以 平 衡 番 , 風 險 比 單 邊 為 低 。 」 李 兆 基 不 厭 其 煩 地 反 覆 解 釋 , 但 強 調 這 種 方 法 只 適 用 於 ○ 八 年 。
「 ○ 九 年 美 國 跌 到 夠 , 中 國 又 起 到 夠 , 就 唔 用 了 。 」
李 兆 基 更 向 記 者 展 示 一 份 名 為 「 奧 妙 表 」 的 股 票 清 單 , 共 兩 頁 紙 , 第 一 張 是 「 精 選 可 股 票 」 , 以 國 企 為 主 , 另 一 張 是 「 首 選 可 空 股 票 」 , 全 是 美 股 。 「 你 抄 低 我 剔 十 隻 啦 。 這 兩 張 紙 我 用 好 耐 啦 , 一 直 都 係 咁 做 。 」 李 兆 基 說 。
四叔 講 股 猶 勝 財 經 演 員 , 原 來 背 後 有 一 群 投 資 銀 行 家 「 發 功 」 。 據 悉 , 最 少 有 十 五 間大 行 的 私 人 及 投 資 銀 行 家 為 四 叔 服 務 , 當 中 不 乏 經 驗 資 深 、 在 行 內 地 位 極 高 的 一 哥一 姐 , 他 們 定 期 到 四 叔 寫 字 樓 「 匯 報 」 。
當 中 包 括 跟 四 叔 搵 食 多 時 的 高 盛 郭德 勝 。 郭 在 富 豪 界 中 相 當 有 名 , 服 侍 過 鄭 裕 彤 、 南 豐 陳 廷 驊 , 甚 至 已 故 的 小 甜 甜 ,能 夠 攀 附 到 超 級 富 豪 身 上 , 郭 德 勝 身 家 亦 不 菲 , 不 但 家 住 山 頂 僑 福 道 , 法 拉 利 , 九 月 更 斥 資 二 千 七 百 萬 元 購 入 上 水 御 林 皇 府 豪 宅 , 配 合 四 叔 所 言 明 年 地 產 升 兩 成 的 預 測 。
上 市 王 國 發 力
股 票 講 得 太 多 , 還 惹 來 證 券 界 批 評 四 叔 似 乎 無 心 本 港 地 產 業 務 , 對 基 地 產 的 盈 利 前 景 有 壞 影 響 。 四 叔 今 次 要 反 擊 , 更 特 別 在 他 那 兩 頁 訪 問 資 料 中 寫 了 一 大 段 回 應 , 又 主 動 說 : 「 唏 , 你 晒 我 料 , 都 要 講 地 產 , 對 我 公 司 有 用 。 未 來 地 會 加 速 擴 大 , 樣 樣 都 快 , 快 馬 加 鞭 咁 跑 , 股 價 以 前 呆 , 以 後 就 唔 再 呆 ! 」
地 在 本 港 有 約 三 千 萬 呎 農 地 面 積 , 數 量 是 全 港 地 產 商 之 冠 , 但 更 改 用 途 及 補 地 價 過程 冗 長 , 加 上 近 年 集 團 並 未 在 政 府 賣 地 及 地 鐵 ( 現 稱 港 鐵 ) 上 蓋 招 標 中 , 吸 納 新 的樓 面 ﹐ 令 投 資 界 擔 心 其 售 樓 收 益 下 跌 ; 但 四 叔 自 有 盤 算 , 他 解 釋 , 地 明 年 有 兩 幅 地 皮 會 成 功 換 得 住 宅 樓 面 約 四 百 萬 呎 , 另 有 兩 幅 正 磋 商 補 地 價 ; 而 相比 政 府 在 ○ 六 年 勾 地 表 中 , 住 宅 樓 面 只 有 約 四 百 萬 呎 , ○ 七 年 只 是 約 五 百 萬 呎 , 「即 係 差 唔 多 等 於 全 部 我 一 個 人 買 晒 ! ( 指 集 團 換 地 的 面 積 幾 乎 等 於 勾 地 表 內 的 數 量) 」 他 滿 意 地 說 。
對 地 鐵 上 蓋 項 目 無 興 趣 因 為 利 潤 低 , 「 你 估 賺 到 的 錢 點 分 , 佢 ( 地 鐵 ) 佔 八 成 , 我 佔 兩 成 , 我 又 出 建 築 費 、 出 人 才 又 畫 埋 則 乜 都 出 晒 , 好 似 做 建 築 商 咁 , 所 以 將 軍 澳 地 買 都 無 用 的 , 你 明 唔 明 。 你 一 百 萬 呎 地 賺 兩 成 , 我 自 己 一 百 萬 呎 地 我 賺 晒 , 賺 起 上 仲 要 幾 個 開 、 幾 倍 的 ! 」
在 一 線 地 產 股 中 , 向 來 走 勢 落 後 的 地 , 今 年 股 價 一 洗 頹 氣 , 近 期 守 在 六 十 五 元 左 右 , 較 年 初 上 升 約 五 成 , 而 升 幅 亦 與 新 地 及 長 實 相 近 。 主 因 是 地 透 過 連 串 重 組 先 私 有 化 基 中 國 、 購 入 美 麗 華 酒 店 及 香 港 小 輪 後 , 再 於 本 月 初 完 成 購 入 煤 氣 , 令 資 產 價 值 更 直 接 反 映 出 來 。
煤 氣 一 年 純 利 五 十 八 億 元 , 有 歐 資 行 的 分 析 員 直 言 : 「 重 組 的 重 點 是 有 穩 定 現 金 的 煤 氣 , 地 日 後 可 以 更 靈 活 運 用 這 些 現 金 擴 大 業 務 , 亦 是 利 好 股 價 的 兩 個 主 因 之 一 。 」 至 於另 一 個 惹 市 場 憧 憬 的 , 是 集 團 近 期 積 極 拓 展 中 國 地 產 業 務 , 目 前 在 北 京 、 上 海 及 瀋陽 等 約 共 有 一 億 多 萬 方 呎 土 地 儲 備 , 集 團 短 期 目 標 是 增 加 土 地 儲 備 數 量 至 二 億 呎 ,都 有 望 成 為 長 遠 增 長 動 力 。
掌 控 千 億 上 市 王 國 的 李 兆 基 , 平 日 生 活 頗 有 規 律, 每 朝 起 床 耍 太 極 或 游 水 或 打 波 ( 高 爾 夫 球 ) 兩 小 時 , 看 報 紙 、 電 視 及 股 票 行 情 兩小 時 , 按 摩 兩 小 時 , 靜 坐 兩 小 時 , 加 起 來 共 八 小 時 。 到 下 午 三 、 四 點 , 他 會 返 公 司, 打 理 基 及 兆 基 財 經 業 務 , 晚 上 七 、 八 點 才 離 開 。
年近 八 旬 的 他 , 對 養 生 十 分 重 視 , 秘 書 經 常 放 一 碟 水 果 在 其 桌 上 , 而 且 會 喝 從 西 安 運到 的 鮮 搾 桑 汁 。 記 者 問 到 接 班 人 選 , 他 即 耍 手 擰 頭 。 「 我 咁 多 生 意 , 生 多 幾 個 仔 都唔 夠 呀 ! 」 四 叔 說 。
四 叔 的 長 子 、 現 年 四 十 四 歲 的 李 家 傑 向 來 低 調 , 但 近 年在 四 叔 積 極 部 署 下 已 變 得 高 調 , 未 來 更 有 望 晉 身 政 協 常 委 。 人 大 政 協 明 年 三 月 換 屆, 政 協 常 委 的 委 任 , 明 年 一 月 底 之 前 就 會 拍 板 揭 盅 。 四 叔 已 出 動 人 脈 及 在 大 陸 慷 慨捐 錢 為 李 家 傑 「 助 選 」 , 令 李 家 傑 成 為 今 次 的 超 級 熱 門 : 更 何 況 李 家 傑 以 往 多 次 參加 由 中 聯 辦 為 富 豪 第 二 、 三 代 舉 辦 的 國 情 研 習 班 , 又 在 今 年 中 與 福 建 幫 頭 領 施 子 清的 四 公 子 施 榮 忻 組 成 「 香 港 青 年 百 仁 會 」 , 講 明 做 公 益 慈 善 、 只 談 經 濟 不 沾 政 治 ,中 央 對 他 亦 有 了 信 任 。
家 傑 家 誠 分 掌 中 港
被 老 父 讚 許 「 一 百 分 」 的 李 家 傑 , 自 八 五 年 在 英 國 Keele 大 學 畢 業 後 便 加 入 基 , 主 力 開 拓 內 地 市 場 。 現 任 基 副 主 席 的 他 , 效 力 家 族 生 意 二 十 二 年 以 來 , 亦 漸 見 實 力 。 其 實 早 年 地 中 國 地 產 業 務 前 景 一 般 , 皆 因 其 大 部 分 土 地 在 九 十 年 代 中 以 高 價 購 入 , 售 樓 沒 有利 潤 , 甚 至 出 現 虧 損 。 同 時 , 集 團 在 管 理 上 亦 遇 到 問 題 , 較 為 人 熟 悉 是 北 京 基 中 心 被 大 租 戶 走 租 , 令 集 團 損 失 以 億 元 計 。 而 由 李 家 傑 擔 任 董 事 長 的 基 中 國 上 市 九 年 後 , 亦 在 ○ 五 年 被 地 私 有 化 。
如今 養 精 蓄 銳 , 加 上 內 地 經 濟 起 飛 , 這 項 由 李 家 傑 話 事 的 業 務 變 得 有 前 景 。 今 年 初 ,他 更 破 天 荒 帶 傳 媒 到 西 安 考 察 , 介 紹 集 團 旗 下 一 幅 規 模 等 於 本 港 六 個 太 古 城 的 住 宅項 目 , 可 見 野 心 不 小 。 信 奉 密 宗 、 仍 然 單 身 的 他 參 與 不 少 慈 善 工 作 , 對 防 止 自 殺 問題 熱 心 。 他 個 人 名 下 有 一 個 「 李 家 傑 珍 惜 生 命 基 金 」 , 曾 捐 款 三 百 五 十 萬 元 給 港 大香 港 賽 馬 會 防 止 自 殺 研 究 中 心 。
至 於 三 十 六 歲 的 幼 子 李 家 誠 , 一 直 留 港 跟 隨 父 親 左 右 , 李 兆 基 更 安 排 林 高 演 做 太 子 太 傅 。 三 年 前 , 李 家 誠 首 次 在 嘉 亨 灣 活 動 中 亮 相 , 之 後 亦 曾 代 表 基 出 席 賣 地 , 曝 光 率 漸 增 。
除了 協 助 打 理 香 港 業 務 , 相 比 尚 未 結 婚 , 甚 至 與 緋 聞 絕 緣 的 李 家 傑 , 弟 弟 李 家 誠 另 一重 要 角 色 , 便 是 傳 宗 接 代 。 過 去 一 年 , 李 家 誠 搶 盡 大 哥 風 頭 , 先 在 澳 洲 設 下 豪 門 婚禮 , 迎 娶 女 星 徐 子 淇 , 與 老 婆 奉 命 造 人 。 今 年 七 月 , 女 兒 李 晞 彤 出 世 , 李 兆 基 十 分痛 惜 孫 女 , 更 稱 之 為 觀 音 托 世 。 在 四 叔 的 辦 公 室 頭 , 亦 放 了 孫 女 的 照 片 。
篤 信 因 果 心 安 理 得
重 家 庭 生 活 的 四 叔 , 與 子 女 關 係 密 切 , 仔 女 對 老 父 十 分 體 貼 , 四 叔 身 穿 的 西 裝 , 都是 他 們 安 排 師 傅 替 他 訂 做 的 。 至 於 如 何 教 導 子 女 , 李 兆 基 表 示 , 人 自 己 「 正 」 , 自然 子 女 都 「 正 」 。 「 做 事 合 理 、 合 法 , 屋 企 人 自 然 會 追 隨 。 」 李 兆 基 是 老 一 輩 講 人情 味 、 念 舊 的 人 , 每 年 生 日 他 都 請 一 班 老 臣 子 到 其 麥 當 勞 道 家 中 一 齊 吃 飯 , 員 工 都以 能 與 四 叔 慶 祝 生 日 為 榮 , 即 使 與 前 妻 劉 蕙 娟 離 婚 廿 年 , 但 幼 子 婚 宴 上 她 亦 有 出 席, 所 謂 再 見 亦 是 朋 友 。
縱 橫 商 界 多 年 的 李 兆 基 , 甚 少 樹 敵 或 傳 出 負 面 新 聞 ,在 一 眾 富 豪 當 中 可 謂 十 分 罕 見 。 而 他 作 為 香 港 龍 頭 地 產 商 之 一 , 卻 仍 坐 在 同 行 新 地的 董 事 局 內 , 四 叔 說 : 「 大 家 都 是 世 交 , 又 無 互 相 股 份 , 好 多 都 一 齊 發 展 , 互 相 幫 助 。 」 在 辦 公 室 內 , 四 叔 闢 了 一 個 房 間 做 休 息 室 , 在 休 息 室 內放 了 兩 張 照 片 , 一 為 李 家 誠 一 家 三 口 合 照 , 另 一 張 則 是 與 郭 氏 兄 弟 等 人 合 照 。
談 到 自 身 待 人 處 世 之 道 , 李 兆 基 開 懷 笑 言 : 「 做 人 , 有 因 有 果 , 對 人 光 明 正 大 。 有 行 家 , 賣 樓 , 背 後 篤 人 , 我 冇 做 呢 。 做 人 心 安 理 得 , 好 多 人 自 然 喜 歡 你 , 就 算 神 , 都 會 保 祐 你 。 」
在筆 記 上 講 述 自 身 的 一 部 分 , 李 兆 基 提 到 對 「 財 富 」 的 看 法 , 認 為 錢 財 要 「 識 搵 識 使」 , 留 有 適 當 部 分 給 下 一 代 發 揚 光 大 , 其 餘 便 好 像 「 管 家 」 般 分 配 出 去 , 做 公 益 事業 。 李 兆 基 更 真 情 流 露 , 表 示 希 望 悠 悠 歲 月 , 能 以 活 得 精 彩 為 目 標 。
李 兆 基晚 年 加 碼 投 入 公 益 事 業 , 除 了 密 密 捐 錢 予 本 港 大 學 , 又 在 內 地 搞 農 民 培 訓 。 近 年 ,中 外 巨 富 先 後 宣 布 捐 身 家 行 善 , 除 了 微 軟 主 席 蓋 茨 , 本 港 首 富 李 嘉 誠 宣 稱 捐 出 三 分一 身 家 , 成 立 慈 善 基 金 。 不 過 , 李 兆 基 回 應 會 否 捐 出 部 分 身 家 時 , 直 指 這 種 做 法 是「 冇 用 」 , 「 ( 捐 錢 ) 要 一 蚊 當 十 蚊 使 , 出 錢 出 力 , 收 效 多 好 多 。 」 言 詞 間 , 句 句 有 骨 , 「 捐 個 基 金 , 幾 十 年 後 先 做 , 好 慢 , 唔 係 好 犀 利 。 」 商 家 之 道 , 做 慈 事 亦 講 求 效 率 及 成 效 , 此 為 李 兆 基 的 成 功 之道 也 。 出 錢 出 力 , 收 效 多 好 多 。 」 言 詞 間 , 句 句 有 骨 , 「 捐 個 基 金 , 幾 十 年 後 先 做 , 好 慢 , 唔 係 好 犀 利 。 」 商 家 之 道 , 做 慈 事 亦 講 求 效 率 及 成 效 , 此 為 李 兆 基 的 成 功 之 道 也 。
堪輿 學 家 李 丞 責 表 示 , 四 叔 辦 公 室 風 水 布 局 不 算 複 雜 。 國 金 有 無 敵 維 港 景 , 但 四 叔 選擇 坐 西 南 背 靠 太 平 山 , 而 面 向 東 北 , 這 個 坐 向 與 禮 賓 府 一 樣 。 雖 然 沒 有 真 海 景 , 但就 掛 上 一 幅 巨 型 維 港 油 畫 , 同 樣 旺 財 。 李 丞 責 亦 指 出 , 四 叔 的 辦 公 桌 是 「 坤 位 」 ,而 會 客 的 梳 化 椅 ( 相 中 最 右 方 ) 是 「 乾 位 」 。 所 謂 天 即 乾 、 地 即 坤 , 但 四 叔 寧 願 自己 坐 第 二 位 , 反 映 其 為 人 謙 遜 , 願 意 以 人 客 為 先 。
近 年 李兆 基 密 密 捐 錢 , 子 女 均 現 身 支 持 , 除 李 家 傑 ( 右 四 ) 及 李 家 誠 ( 左 三 ) , 還 有 較 少露 面 的 長 女 李 佩 雯 ( 左 二 ) 及 丈 夫 李 寧 ( 左 一 ) , 二 女 李 佩 玲 ( 右 二 ) 及 丈 夫 鄭 啟文 ( 右 一 ) , 以 及 四 女 李 佩 儀 ( 右 三 ) 。 ( 《 蘋 果 日 報 》 圖 片 )
四 叔 幕 後 軍 師
郭 德 勝 高 盛
洋名 Kenneth Kwok , 高 盛 董 事 總 經 理 , 年 約 四 十 歲 , 曾 是 公 司 年 度 超 級 經 紀 , 一 年花 紅 逾 千 萬 元 。 據 悉 他 已 為 四 叔 服 務 近 十 年 , 負 責 幫 四 叔 在 國 企 上 市 時 「 貨 」 , 今 年 高 盛 有 份 擔 任 保 薦 人 的 新 股 , 如 遠 洋 地 產 及 波 司 登 等 , 四 叔 均 有 認 購 。
李 兆 基 在 訪 問 中 指 , 郭 德 勝 並 非 分 析 員 , 而 是 負 責 幫 公 司 找 生 意 , 工 作 是 服 務 及 交 際 客 戶 。
周 慧 芬 摩 根 大 通
洋名 Alice 的 她 是 四 叔 的 頭 號 經 紀 , 獲 得 的 生 意 額 更 是 行 內 數 一 數 二 。 她 在 美 國 紐 約大 學 畢 業 , 九 五 年 加 入 摩 根 大 通 的 私 人 銀 行 部 門 , 現 職 董 事 總 經 理 。 已 為 人 母 的 她, 分 享 成 功 之 道 時 曾 表 示 , 做 私 人 銀 行 家 不 能 心 急 , 要 有 耐 性 和 專 業 才 能 與 客 人 建立 互 信 。
吳 嘉 妍 法 興
吳 嘉 妍 ( Amy ) 是 法 興 的 資 深 董 事 ,主 力 為 四 叔 投 資 衍 生 工 具 。 早 在 ○ 五 年 , 法 興 頒 了 個 「 投 資 者 創 新 金 融 產 品 大 獎 」給 李 兆 基 ; 而 法 興 一 直 為 四 叔 度 身 訂 做 衍 生 工 具 產 品 , 年 回 報 率 高 達 兩 成 或 以 上 。Amy 原 來 投 資 物 業 也 相 當 有 心 得 , 與 家 人 投 資 大 坑 及 跑 馬 地 物 業 均 有 斬 獲 。
郭 淳 浩 瑞 士 信 貸
四叔 投 資 新 股 進 賬 豐 富 , 背 後 有 本 港 「 賓 架 一 哥 」 之 稱 、 瑞 士 信 貸 ( 香 港 ) 董 事 總 經理 郭 淳 浩 效 力 , 不 時 向 四 叔 提 供 貼 士 。 在 英 國 劍 橋 大 學 主 修 經 濟 , 郭 入 行 近 二 十 年, 是 鮮 有 華 人 在 外 資 大 行 位 居 要 職 。 為 人 熟 悉 的 , 包 括 他 曾 經 在 ○ 四 年 , 建 議 立 法會 新 增 「 薪 俸 稅 納 稅 人 」 的 功 能 組 別 , 又 曾 為 四 叔 「 度 橋 」 私 有 化 發 ; 而 他 的 太 太 就 是 現 任 公 務 員 事 務 局 副 秘 書 長 的 郭 譚 佩 儀 。
呂 璧 慧 高 誠 財 富
曾愛 上 賽 車 、 近 年 迷 上 油 畫 的 呂 璧 慧 ( Celene ) , ○ 六 年 在 中 環 藝 穗 會 舉 行 畫 展 時, 當 時 仍 在 世 的 龔 如 心 都 有 捧 場 。 呂 曾 成 立 網 上 貿 易 公 司 , 該 公 司 由 霍 英 東 四 子 霍震 宇 任 主 席 , 與 城 中 富 豪 關 係 可 想 而 知 。 ○ 五 年 , 她 與 另 一 合 夥 人 成 立 高 誠 財 富 ,並 擔 任 公 司 副 主 席 。 至 於 感 情 生 活 , 市 場 盛 傳 她 與 李 兆 基 的 稅 務 顧 問 、 基 數 碼 董 事 Douglas Moore ( 穆 得 志 ) 頗 投 契 。
基 大 內 總 管 林 高 演
四 叔 在 訪 問 中 不 忘 稱 讚 其 頭 馬 林 高 演 。 「 ( 大 家 ) 同 心 同 德 … … 最 緊 要 係 夾 得 埋 , key , 佢 諗 ( 同 自 己 ) 差 唔 多 。 佢 做 我 好 放 心 , 有 交 代 , 有 秩 序 , 佢 幫 我 好 多 , 有 時 佢 都 幫 我 做 晒 了 。 」 而 他 對 林 高 演 可 謂 無 微 不 至 , 林 高 演 年 前 眼 疾 需 做 手 術 , 四 叔成 立 的 仁 安 醫 院 隨 時 候 命 ; 他 現 時 住 在 市 值 約 七 千 萬 的 寶 雲 道 富 匯 豪 庭 頂 層 單 位 ,擁 有 私 人 泳 池 兼 無 敵 海 景 , 更 是 四 叔 指 定 給 他 的 董 事 宿 舍 。 十 二 月 初 , 四 叔 向 香 港大 學 捐 款 五 億 元 建 研 習 坊 , 並 以 「 林 高 演 學 堂 」 命 名 , 使 這 位 港 大 校 友 面 上 貼 金 。
七 三 年 畢 業 於 香 港 大 學 物 理 系 的 林 高 演 , 先 加 入 豐 任 地 區 專 員 , 之 後 被 派 往 英 國 並 考 獲 英 國 銀 行 公 會 的 會 員 資 格 , 回 港 後 於 豐 貸 款 部 任 職 。
林 高 演 的 姊 姊 林 小 芬 與 四 叔 份 屬 好 友 , 八 二 年 他 獲 四 叔 力 邀 加 入 地 。 八 二 年 底 中 英 前 途 談 判 , 地 產 市 道 一 潭 死 水 。 八 三 年 地 負 債 急 增 至 五 億 元 , 公 司 面 臨 歷 來 最 大 難 關 。
理 財 上 位 法
這 正 是 林 高 演 上 位 的 良 機 , 他 利 用 豐 富 的 財 務 經 驗 接 連 出 招 , 為 地 安 排 商 業 票 據 集 資 兩 億 ; 又 跟 稅 局 周 旋 , 為 地 節 省 近 億 稅 項 ; 一 度 減 持 煤 氣 兩 成 六 股 權 至 百 分 之 六 , 套 回 一 億 現 金 , 使 地 安 然 渡 過 危 機 的 同 時 , 他 亦 漸 漸 取 得 四 叔 信 任 , 於 八 五 年 升 為 地 董 事 。
身 為 地 最 高 薪 的 董 事 , 林 高 演 去 年 年 薪 達 二 千 六 百 多 萬 ; 服 務 公 司 廿 五 年 來 歷 年 淨 袋 過億 。 林 高 演 的 辦 公 室 設 在 國 金 二 期 七 十 六 樓 , 跟 四 叔 和 李 家 誠 同 層 。 他 至 今 依 然 獨身 , 現 時 除 了 為 四 叔 處 理 地 事 務 外 , 亦 幫 四 叔 的 私 人 投 資 「 兆 基 財 經 」 , 定 期 陪 同 四 叔 接 見 銀 行 家 匯 報 股 市動 向 。 三 年 來 「 兆 基 財 經 」 由 五 百 億 滾 存 至 二 千 億 元 , 但 為 人 內 斂 寡 言 的 他 並 不 邀功 , 只 公 開 大 讚 四 叔 是 「 世 上 最 好 的 老 闆 」 。
林 高 演 的 胞 弟 林 高 禹 是 地 的 顧 問 , 於 北 角 威 邦 中 心 設 有 其 顧 問 公 司 , 林 高 禹 負 責 地 售 樓 業 務 , 與 掌 管 租 務 部 人 稱 「 大 小 姐 」 、 李 兆 基 長 女 李 佩 雯 「 旗 」 , 分 庭 抗 禮 。
行 內 都 知 道 早 在 十 多 年 前 開 始 , 地 在 香 港 賣 樓 部 署 都 由 這 位 「 顧 問 」 一 手 策 劃 。 「 以 前 負 責 售 樓 的 張 炳 強 傳 聞 因 為同 林 高 禹 性 格 不 合 而 辭 職 , 依 家 營 業 部 總 經 埋 謝 偉 銓 測 量 師 出 身 , 較 多 負 責 同 政 府講 數 同 見 傳 媒 , 後 面 策 劃 的 仍 然 是 『 顧 問 』 。 」 有 認 識 林 高 禹 的 人 說 。 地 賣 樓 在 售 樓 處 有 歌 星 表 演 就 是 林 高 禹 的 主 意 , 「 皆 因 佢 的 性 格 愛 熱 鬧 , 又 試 過 請 一 大 班 經 紀 吃 成 十 幾 萬 元 的 日 本 壽 司 , 人 緣 亦 唔 錯 。 」
雙 李 打 對 台
在商 界 , 李 兆 基 與 長 實 主 席 李 嘉 誠 的 關 係 , 一 直 惹 來 多 方 揣 測 , 二 人 絕 少 在 公 開 場 合一 同 露 面 。 講 到 影 響 力 , 李 兆 基 獲 封 「 亞 洲 股 神 」 , 李 嘉 誠 則 素 有 「 超 人 」 之 稱 ,兩 人 的 言 行 均 舉 足 輕 重 , 亦 經 常 成 為 比 併 對 象 。
其 實 , 兩 人 同 樣 出 生 於 一 九二 八 年 。 李 兆 基 生 於 三 月 六 日 , 李 嘉 誠 則 是 七 月 二 十 九 日 。 以 星 座 來 看 , 前 者 是 溫和 的 雙 魚 座 , 後 者 則 是 充 滿 霸 氣 的 獅 子 座 。 論 身 家 , 單 以 上 市 公 司 市 值 計 , 李 兆 基擁 有 一 千 一 百 多 億 , 較 李 嘉 誠 的 一 千 四 百 多 億 為 少 , 但 兩 人 均 設 有 私 人 基 金 , 如 李兆 基 持 有 的 兆 基 財 經 , 市 值 已 達 二 千 億 元 , 至 於 李 嘉 誠 , 則 未 有 公 布 。
二 人同 樣 靠 地 產 發 圍 , 白 手 興 家 , 但 做 生 意 的 手 法 、 風 格 卻 大 相 逕 庭 。 李 嘉 誠 於 一 九 七九 年 , 從 匯 豐 銀 行 手 上 , 收 購 和 記 黃 埔 後 , 積 極 拓 展 海 外 業 務 , 資 產 遍 布 全 球 , 包括 英 國 的 港 口 、 加 拿 大 赫 斯 基 石 油 及 分 布 歐 亞 的 3 電 訊 業 務 等 。 反 觀 李 兆 基 , 本 業 基 地 產 , 多 年 來 業 務 仍 以 香 港 為 主 。 不 過 , 近 年 各 大 發 展 商 紛 紛 北 上 尋 寶 , 內 地 已 成 為 長 實 及 基 , 在 香 港 以 外 的 另 一 角 力 場 。
股票 方 面 , 李 兆 基 及 李 嘉 誠 的 取 態 , 更 是 向 左 走 向 右 走 。 年 中 開 始 , 李 嘉 誠 便 多 次 吹淡 風 , 警 惕 市 民 小 心 股 市 風 險 ; 相 反 李 兆 基 , 則 頻 頻 唱 好 股 市 。 九 月 開 始 , 李 嘉 誠陸 續 沽 貨 , 先 後 沽 出 南 方 航 空 、 中 國 遠 洋 及 中 海 集 運 股 份 , 共 套 現 九 十 一 億 元 。 至於 李 兆 基 , 則 越 跌 越 買 , 上 月 底 指 低 見 二 萬 六 時 , 便 宣 布 以 百 億 元 入 市 。
美 國 未 跌 夠 , 中 國 未 起 夠 。
— — 李 兆 基 總 結 ○ 八 年 股 市 大 趨 勢 , 繼 續 唱 好 中 國 , 睇 淡 美 國 。
中 國 , 空 美 國 , 兩 邊 賺 。
— — 李 兆 基 教 路 , 擁 有 一 千 萬 資 產 的 中 戶 , 不 要 只 買 單 邊 。
豐 係 好 股 票 , 空 一 陣 好 了 , 唔 好 長 空 。
— — 李 兆 基 眼 中 的 豐 , 只 是 暫 時 受 大 圍 氣 候 所 拖 累 。
( 指 ) 三 萬 三 時 , 我 都 飽 到 不 得 了 。
— — 李 兆 基 表 示 指 到 三 萬 三 點 時 , 便 會 採 取 只 守 不 攻 的 策 略 。
我 教 識 人 , 就 累 自 己 。
— — 四 叔 承 認 「 股 神 」 不 易 做 , 說 出 心 頭 好 , 股 價 升 , 他 變 相 買 貴 貨 , 最 慘 是 股 民 又 要 跟 又 要 賴 。
你 跟 你 事 , 唔 關 我 事 。
— — 最 近 李 兆 基 講 股 時 , 都 會 先 發 出 免 責 聲 明 。
做 人 有 因 有 果 , 有 行 家 , 背 後 篤 人 , 我 冇 做 呢 。
— — 四 叔 分 享 營 商 處 世 之 道 , 亦 因 此 , 縱 橫 商 界 多 年 , 甚 少 樹 敵 。
人 自 己 正 , 自 然 仔 女 都 正 。
— — 四 叔 教 導 子 女 之 心 得 。
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SOHO中国不上市,潘石屹还能火多久?
潘石屹很火,火在他的异类,火在他的与众不同。他把人生看成并做成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一场盛大而韵味无穷的真人秀,他自己说自己是“房地产界的章子怡。”他笑容满面地走在明星房地产的红地毯上,戴着地产骄子的皇冠从容游走于房产、媒体、娱乐等多元地带。如今,他又身价倍增——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圈钱129亿 。2007年10月8日,潘石屹旗下的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了,他终于踏上了资本化之路。从此老潘也有了继续秀下去,继续笑下去,继续火下去的资本了。
这是一个实力作证,资本为王的时代,对于烧钱的房产行业尤其如此。SOHO中国成功上市,潘石屹风光无限,然而倘若SOHO中国不上市,或者上不了市(华远上市难产,看得出任先生最近就比较烦),那么潘石屹的明星房地产之路还能走多远?
SOHO中国有独特的商业运作模式,抢占制高点,专注中心城区,以商业地产开发为主;潘石屹还是地产界概念营销的领先者,他推出的SOHO概念成为奢华、时尚、现代的代名词。这一独特黄金模式的确让SOHO中国进账不菲。可是,SOHO中国也有软肋,它只有区区12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与此相对的碧桂园则高达5400万平房米。
房地产是一个资本密集的行业,而今日房地产的如火如荼更让土地寸寸流金。土地造就无数崛起的地王,也使得无数圈地无门的英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在房地产界,没有地,就等于丧失了话语权,难以立足。近几年来,SOHO中国一直身陷地荒的囹圄。2006年,尽管SOHO中国多次参与北京市一级土地出让市场的土地竞标,但每次都是空手而归。原因只有一个,没钱。潘石屹坦言,“公司在过去三四年时间里一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总要从别人那里转过地来。”缺地之痛成为房地产商无法承受之痛,更成为潘石屹的一块心病。而SOHO中国虽未出现资金连断裂的危机,但资金不足始终成为制约SOHO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2001年,雄心勃勃的潘石屹在海南投资1.6亿开发别墅群,但浩浩荡荡的大工程只在第一期红红火火,到第二期就偃旗息鼓。拿潘石屹的话说,“第二期却由于种种原因搁浅了。”蓝色海岸最终折戟博鳌,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字。
左手熊掌,右手鱼。资金和土地都是房地产商追求的根本。但土地不是免费的午餐,哪一所高楼大厦不是烧钱、砸钱的产物。在土地招拍挂的情况下,资金的实力意味着有资格竞争到更多的土地,完全依赖自有资金去滚动开发,最终会走进死胡同。各地频出的地王,他们正是有钱撑腰,才有了在房地产界指点江山的资本。说到底,只有以源源不断的资金作支撑,才能圈到底,而只有圈到地,才能真正在地产界立足生存。另一方面,一旦资金匮乏,企业肯定出局。叫嚣要做中国第一的顺弛,最终不是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贱卖”了吗? 所以,尽管在媒体、娱乐界甚至房地产界,潘石屹做足了秀。但在房地产市场,还是硬拼硬的适者生存法则——靠资本说话,如果资金紧张,再完美的走秀也救不了SOHO中国的场。现在政府出手,房地开始降温。外患内忧,SOHO中国若想生存,说到底需要融资。融资的路千条万条,上市却是潘石屹的不二选择:
首先,提高了公司的财政实力。上市聚集了大量资金,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得SOHO有足够的财政实力圈地建房,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尽管现在房产市场仍然春光无限,但政府连续推出的加息、提高二套房房贷首付等政策,已对购房需求形成抑制之势,这对资金不足的公司将是一场生死考验。胜为王,败为寇,若想在未来可能的行业大洗牌中岿然不动甚至更上一层楼,资金是其坚强的实力后盾。
再者,规避金融政策对银行借贷的影响。面对一路飙升的房价,政府还会采取房地产借贷的缩紧政策。这对融资渠道单一、仅凭银行借贷的房地产企业也是不小的打击。很多房地产企业因为上市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万科。四年前,万科的销售额和规模还与SOHO中国平起平坐,但早在1991年就已上市的万科, 自从2000年换了个富爸爸香港华润集团之后这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此万科已非彼万科了,它已成为地产界的巨无霸。反观SOHO中国明显落在后面。上市成为潮流,在商业运营模式上独树一帜的SOHO中国亦不能抵挡大势所趋。与万科相比,SOHO中国的相形见绌让潘石屹加速了上市的步伐,“万科的资金很充裕,发展够快,人嘛,要有上进心,现实让SOHO中国上市筹资的迫切性摆到我眼前。” 为了生存与发展,SOHO中国除了上市,别无选择。
上市后,老潘对SOHO中国信心十足,“上市让SOHO中国从一家普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变成了一家公众公司。上市前,我们用十二年的时间,积累了6000多位客户,他们一直是SOHO中国的宝贵财富;今天上市,我们一下有了分布在全世界的几十万、几百万投资者,我们在更大范围和更多的人产生了联系。”
然而,收益与风险并存,当房产与股市相遇,便是豪赌套豪赌,形成连环式对赌局:地价赌的是股价会上涨,股价赌的是地价会上涨。尽管房市和股市一路高歌,但非理性因子暗流涌动,几欲冲堤,他们更是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上市房地产公司一旦跨进危机门,那么,汹涌而至的危机就远不是上市可以迎刃而解。潘石屹告诉我们,“黑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灰,这才是真实存在……要少一些痛苦和战争,我们应该站在屋檐下,用我们的眼睛看到一个真实的、在黑白之间存在着大量灰色的真实世界。”
对于SOHO中国及潘石屹,上市并不意味的一劳永逸,但不上市则肯定出局。而上市后,圈了钱,老潘还要学会用一双敏锐的眼睛看到公司上市后的灰色世界,这样才能在危机、收益这一黑一白间存在的灰色地带中闲庭信步。
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郭田勇:招商银行进军基金 混业经营拉开帷幕
晋身招商基金第一大股东,招商银行迈出了向混业经营进军的第一步。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曾表示,如果今后政策允许,将把招商局旗下的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交给招商银行运营。
招商银行进入基金业的梦想已然成真——收购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基金)股权一事终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8月29日,招商银行和招商基金均发布公告称,招商银行协议收购招商基金股权已正式获得国资委批准。
招行行长马蔚华此前曾表示,银行涉足基金业是好事情。以前银行代销基金时,心存疑虑,担心分流储蓄资金。如果银行自己设立了基金,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另一方面,银行成立基金公司,对客户也有好处,客户又多了一项投资选择。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博士对此次股权变动,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在国内银行里,招行的零售业务是做得比较好的,尤其是在高端客户上,更是拥有大量客户资源。旗下纳入基金公司后,在金融产品创新、营销上,都比以前更具优势。此举可以说是招商银行在综合化经营进程中迈开的一大步。”他说。
同时他还分析认为,从招商证券转让3.4%股权将第一大股东让位于招商银行来看,招商系金融航母的整编在加速,并且,招商银行的旗舰作用更加明显。
打造招商金融旗舰
本次股权转让,最惹眼的莫过于招商系内部之间左右手的腾挪。招行受让中国电力财务、华能财务、中远财务三家各10%的股份原本只有30%,还是由原第一大股东、同属招商系的招商证券出让3.4%的股份,才使招行以33.4%的股权占据第一大股东位置。招商基金的另两家股东招商证券、外资股东ING(荷兰投资)则分别持有33.3%的股份。
从此次转股中不难看出,在招商系“金融特混舰队”发展布局中,招商银行将扮演“旗舰”角色。
参股招商基金,1.74亿的交易金额,对于总资产超过1万亿的招行来讲,原本不是大事,但由于此次进入的是基金业,于招行就事关重大了。招行对本报表示,对于招商基金的运作,招行近期还要开董事会讨论,还要发公告,这已经有点新闻缄默期的味道了。
如此看来,对于即将坐上的招商基金头把交椅,招行重视之至。
郭田勇认为,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基金等已经成为招商系的金融品牌,在整合它们搞混业经营时,只能是由招商银行来当领头羊。“在中国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现在证券市场大发展,但银行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体系里,仍然占比六七成。加上银行大多拥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如果真正金融混业了,银行的话语权无疑是最重的。”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早就表示,如果今后政策允许,将把招商局旗下的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交给招商银行运营。
综合化经营
世界金融业发展表明,银证合作并发展为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发展的共同规律,由分业到合作再到混业是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下,银行要谋得一块混业经营、金融控股的牌照很难,目前的光大金融控股也只是试点。其实现在已经呈现出金融混业的趋势,大家都是只做不说。”郭田勇说。
招行就很巧妙地回避了“金融控股”这个敏感话题。马蔚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大力推进国内银行综合化经营是大势所趋。他特别强调:“我们讲推进综合化经营,不等于就是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综合化经营,就是银行要经营传统的存、贷、结算业务以外的其它金融业务。此前,已经有工行、建行、交行三家银行通过直接投资模式设立了基金公司,而招行此次却是以参股形式占据了基金公司大股东的地位。
工行基金托管部有关负责人坦言,控股一家基金公司对商业银行意义非凡。以前,四大国有银行尽管拥有大量存款客户,但无法有效利用客户资源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基金公司合作,不仅要和基金公司分享自己的客户,而且只能获得有限的回报。一旦商业银行拥有了自己的基金公司,客户就在体内循环,节省了大量客户开发成本,这将有效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价值。
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认为,与成立新的基金公司相比,直接收购股权需要的时间短见效也快,而且新公司从筹划到成立再到审批的过程也可以省略。“银行也适合基金公司将来的发展,在销售渠道等方面能够提供更好的平台。”他说。
“通过股权合作、策略联盟、分销协议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基金、保险、证券和信托等领域横向渗透。”马蔚华这样勾勒招行的综合化经营方向。
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增長強勁的招商信諾
本公司為招商信諾保險產品銷售代理業務均按一般商業條款進行,本公司收取招商信諾的保險產品銷售服務費用按本公司一般的收費水平計算,結合交易數額釐定。截至2004年、2005年及2006年12月31日止三個年度各年,招商信諾向本公司支付的保險產品銷售服務費用分別約為人民幣98萬元、人民幣707萬元和人民幣1,767萬元。根據香港上市規則適用的百分比率,有關的交易均符合最低豁免水平,因此而獲豁免遵守申報、公告及獨立股東批准的規定。
本公司一直監察現時持續的關連交易。由於招商信諾的品牌逐漸被市場認可,對保險產品的需求日增。於2007年1月至11月期間,本公司已向招商信諾收取保險產品銷售服務費用約為人民幣6,638.7萬元。有關保險產品銷售的代理費用為本公司的主要中間業務收入來源之一。為了抵銷中國政府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導致貸款增速放緩的部份影響,本公司於二零零七年最後一季尤其重視進一步推廣保險產品銷售代理服務。本公司已加強銷售隊伍以發掘更多分銷途徑。此外,從過往的季節性趨勢所見,本公司的保險產品銷售於接近年底時達致最高峰。
因此,基於本公司按與招商信諾的持續關連交易的營運狀況估計,本公司預期於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間已經或將會向招商信諾收取的保險產品銷售服務費用的現有年度上限人民幣7,000萬元將不足以應付本公司的要求,因此本公司建議將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間有關持續關連交易的年度上限修訂至人民幣8,900萬元。
罗杰斯:投资理财三境界
2007年12月01日 05:30:23 中财网
罗杰斯从来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师。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的大多数操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投资之初,该听谁的,不听谁的?这是个问题。
罗杰斯说:"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
100个人有100种投资理念,如果每个分析师的话都可能对你产生影响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别信,靠自己做决断。
按自己的方式投资的好处就是,你不必承担别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不用为不多的盈利支付不值那么多钱的咨询费用。你的分析师如果确信无疑的话,他会自己操作去赚那笔钱,而不是建议你买入。
投资都经历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作道听途说。每个人都希望听别人建议或内幕消息,道听途说的决策赔了又不舍得卖,就会去研究,很自然的倾向就是去看图。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叫作看图识字。看图识字的时候经常会恍然大悟,于是第三个境界就是相信自己。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相信别人永远是半信半疑,相信自己却可能坚信不疑。
我相信,这样的说法与传统的投资理念---"不要把钱投入到不熟悉的领域去"是不合拍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不要把钱放到不熟悉的领域---什么是不熟悉的领域?
如果你要买资源行业股票,你不妨问问自己:我熟悉股票吗?
熟悉资源性行业吗?我的顾问熟悉这些吗?他究竟能有多熟悉?反复怀疑才能找到事情的真相,当上述问题有一个以上的问题你不能给出"是"的答案时,你就要小心你的钱了。为什么?你能放心把钱交给一个不那么熟的人,期望他去帮你在一个不那么熟的环境中取得盈利吗?
有这么多怀疑的时间,不如从现在开始,马上了解你即将要投资的这个领域吧。"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政府所引导的,也不是任何咨询机构所能提供的,必须自己去寻找。"
当然,在投资之前,有两个问题时一定要理清的:第一是能赔多少?这样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出局,就还有新的机会。第二是机会在哪里?我和别人相比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这就会让你随时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信息解读的客观性,从而经营你能够承担的风险。
这个市场是由各种客观条件控制的,没有人能从"盲目"中赚钱。(一闻)
亚洲股神李兆基的选股“基本法”
2007-12-3 15:25:00 深圳特区报
三年间,他投资股市500亿港元增值至1700亿港元,创造了令人惊讶的神话
"亚洲股神"李兆基
香港最有钱的两个富豪都姓李,一个叫李嘉诚,一个叫李兆基。
两人都拥有香港很多企业,控制着香港很多同市民生活有关的机构。
近年来,最风光且资产暴发得最快的,恐怕要数恒基地产(0012-HK)主席李兆基。因为他在短短的三年间,将500亿港元变成1700亿港元,成为"亚洲股神"。
已经是一个78岁的老人了,居然能"转行"做自己曾经最讨厌的股票,且获得巨大成功,的确不容易。
希望每年回报10%-20%
前不久,记者曾采访李兆基,问他为何会将投资重点由房地产转移至金融,做自己不太喜欢的股票,他告诉记者说,香港地少,人不多,出生率下降,估计一般住宅房价每年上升约10%是合理的。而香港是金融中心,有钱的人很多,豪宅将供不应求,升幅也无可限量。但发展豪宅项目并不容易,首要是要有土地,在香港,适合发展豪宅的土地不多。
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一般认为有财、有势的人要拥有自己的房子;但在最近两三年,房子的地位已被股票和金融投资取代。香港股市近期每日平均成交额是400亿港元,楼市每日成交额只有4000万港元,两者相差1000倍。很明显,从400亿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比从4000万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来得容易。如果你能从400亿中赚取0.1%的收入,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为此,他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资产规模是500亿港元,主要从事股票投资,以中资股居多,并以美国"股神"巴菲特为榜样,争取每年有10%至20%的回报。如今,其资产规模已增值至1700亿元。他还预期,两三年内会再增至2000亿。
他说,他是以过去两三年兆基财经企业由500亿增值至1000亿的幅度来推算的。假设用1000亿投资股票回报率有20%-30%,1年后赚200-300亿,两三年后资产便会升至2000亿。这样的推算说得上是合理的。当然这是个目标,不一定能够实现。
他说,三年前,他从未沾手股票投资。但现在他每年都会到海外考察学习,与财经业人士见面,了解他们如何投资,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凭自己的眼光去作判断。如果自己聪明的话,也许你会比他们更懂得投资。
股神选股"基本法"
每次公开露面,李兆基几乎都会被各传媒记者问及股票投资的事。
今年11月22日,李兆基在出席向香港大学捐款仪式,被传媒追问港股动向时表示,股市已跌至一个趁低吸纳的水平,他当天更是动用10多亿资金分段入市。他声称,自己打算再分两次买入港股。他打比方说,如果入市本金是100亿港元,他会先以50亿港元入场收集超跌的股票。他相信年底港股恒生指数会升至30000点的目标,明年农历年间会升到33000点的水平。
李兆基还慷慨向记者传授"炒股五行论"。他说,股票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论"来划分种类,而他最喜欢"金",即银行、保险及交易所,包括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另外,同时他又称看好"火"类股份:即易燃液体,特别是中海油及中国神华等;至于属"土"的地产股,虽然一向看好该行业,且由于近日受多个坏消息影响不断受压,但长远还是看好。他期望"港股直通车"可以在明年春天推出,届时会对香港股市带来正面影响。
其实,李兆基每隔半年都会找机会向记者详细传授他的投资心得。
他在香港大学捐款仪式后,同记者侃了45分钟股经。
李兆基对记者说,我在半年前跟你们说过一次,你们可能未完全明白,我今天再谈谈投资的基本法。
第一条是选国家。各国当中当然以中国好,美国最衰。
第二条是选行业。我会选保险、能源及地产三个行业。
第三条是选公司,要选行业的龙头股,龙头股升得差不多便选找龙尾股。具体公司我推荐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石油、中海油、神华能源、中煤能源、碧桂园、中国海外和富力地产。
第四条是转本位。美国突然减息半厘,令美元下跌,港元也跟随下跌。换言之,你手上的100元,今天只余99元,如果减息幅度增至一厘或1.25厘,你手上更只余96或95元,所以一定要转本位。
现在中国基于自身经济状况持续加息,美国则迫于无奈减息,根本不同味道,美元肯定会走弱。所以如果你仍然以港元为本位,一年下来最少会损失10%。所以我建议将手头现金购入澳元,赚取年息6-7厘,胜过港元存款利率的2-3厘;如果要做生意则借港元,年息4-5厘,可以赚息兼赚价,财息兼收。
第五条是沽空一只、持有一只。现在香港可以买卖全球股票,所以不要只买单一产品。你看好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同时看淡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便可以从中取利。我建议买进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沽空美国地产股或日本银行股。
他不无幽默地说,我在半年前已经讲过,但是你们未明白,如果明白了,可能已经赚到钱,不用再做记者了。
买龙头股长线投资
在谈到投资心得时,李兆基对记者说,股神巴菲特有一样很好,就是买股都是长线投资。我买新股,也都是长线投资,选喜欢的股,就拿着,就算过了禁售期,允许我卖我都不会卖。
据了解,当年李嘉诚和郑裕彤都认购中国人寿,但在2005年禁售期一过,他们就分别在5块多钱的价位抛售手上一半的股份,回报率分别是40%和50%,各赚3.7亿和1.9亿,两位富豪虽获利不菲,但比起四叔李兆基,只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李兆基一直持股至今。而中国人寿上周末的收市价是42.4元,4年回报超过10倍。
李兆基说,投资股票,应该买"龙头股",所谓"龙头股",是指内地来香港上市的大企业,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有过万亿的资产;也指有代表性,对国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可以说,投资这些股票是不会买错的。这些股票你可以继续持有,但由于过去的升幅大,期望它们的股价再翻一番,恐怕不容易。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张五常:学习的态度
一个学子要成为学问大师不容易,要讲点天赋,而更重要的是讲际遇了。但搞学问不需要是为了成为大师才搞。书中不一定有颜如玉,更不一定有黄金屋。然而,学问本身,或多或少是一种享受,没有认真地尝试过不可能体会到。需要天赋吗?要一小点,不多,一般凡夫俗子应该有。问题是如果不认真地尝试一下,你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天赋究竟有多高。不需要是爱因斯坦,而算得上学问有大成的没有几个是天才。我提拔过的、当年在香港没有大学收容的学子,约两掌之数,都有成,其中一位在美国升到正教授,一位是国际大师了。智商吗?不怎么样:下象棋,每个我可以闭目让双马。
搞学问,智商不是那么重要。我自己拜服的高斯,没有谁说他智商超凡。人与人之间各各不同,高斯的过人之处,是知道自己与众不同,于是自我发挥,杀出重围,卓然成家,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学问人物了。没有谁不同意佛利民、森穆逊、阿罗等大师的智商超人几级,得享大名众望所归,但将来的经济思想史不一定会把他们放在高斯之上。
很多人,数之不尽的,智商平平搞出可观学问。当然,愚蠢的不可能成为一个史密斯,或一个达尔文,或一个牛顿。何必斤斤计较呢?为了兴趣,为了享受,尝试搞学问,不需要讲颜如玉或黄金屋,也不用管什么一家之言,足以传世的。学问本身是一种享受,回报足够,而除非天生白痴,达到足以享受的层面任何人都可以,应该尝试,认真一下,有惊喜的收获不困难。说书中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不对。不一定有,但有了学问,多多少少有点颜如玉或黄金屋的甜头。尤其是神州大地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不仅知识资产卖得起钱,就是多识几个英文字,其回报率之高远超买股票的。曾经遇到几位力争上游的国内青年,坚持要用英语跟我对话。不是要在我面前表演,只是知道我懂英语,趁机会练习一番。
说来说去,尝试学问,或争取知识,起点是要有可取的学习态度。这态度的基本性质,是大开中门,吸纳。这是林则徐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了。跟着的处理,是要懂得吸纳些什么。很不幸,这方面有高人指导,事半功倍,而这种指导今天的中国远不及西方。这就带来客观衡量的重要性。找不到高人指点迷津,自己客观地考虑,有不少机会找到好去处。
品味究竟算不算是天赋很难说。无师自通地搜索不容易,比不上有高人指引,但通常比学而无术、教而无方的老师好。自己搜索,自己取舍,成败得失要讲品味。这是一种与智商扯不上关系的天赋,又或者不是天赋,而是受到家庭或朋友的影响。品味重要。不少人拿得什么名校博士,品味奇差,不可能搞出大学问;有些人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品味好,只这一点,吸纳吸纳,尝试学问早晚有可观之处。
高盛在中国的资本运营智慧
在跨国巨头密集穿梭和频繁过招的中国投资市场中,高盛(Goldman Sachs)特立独行,斩获巨大。这一“华尔街最诡秘的投资银行”所仰仗的不只是手中庞大的财富实力,或者世界500强的声望,而更多凭借的是其十分娴熟而又别致的投资与经营韬略。
友情开道
寻求更多的人脉关系,进而打通商脉,是高盛撬开中国市场的特殊方式,虽然这种途径对高盛来说有点漫长,但也让其在中国决策者面前显示了自己的一片热心与真诚。
1.4万亿元的银行不良资产曾令中国政府的很头痛。在中国金融机构本身无力消解的情况下,寻求外资进行共同处置就成为次优选择。但美国《商业周刊》立即发出了购买中国的不良资产“只有勇士或者笨蛋才会做的事”的声音。一时间,许多原来摩拳擦掌、雄心勃勃的国外投资机构不是引而不发,就是隐身而退。正当中国官方一脸无奈时,高盛出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2001年年底,高盛以现金加合作经营的方式购买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账面值为19.72亿元的资产包。一年多以后,高盛与华融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不良资产处置的合资公司。在吃下了第一笔不良资产的10个月之后,高盛又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手中收购了80多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两年之后,高盛再与中国工商银行建立处置不良资产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双方约定建立合资企业以共同投资于工商银行内部80亿至1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
高盛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时的表现,也让人感觉到它不凡的眼光和魄力。当5年前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向国际投行界放出口风,希望国际投资银行以“买门票”的方式进入中国时,高盛并没有像许多投资机构那样观望徘徊,而是再次以积极的姿态响应了中方发出的邀请。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盛为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所设计的方式比中国官方的期待还要完美:向处于危机状态的海南证券慷慨捐赠5.1亿元人民币,在组建独立公司实体的基础上成立合资证券公司。2004年12月,高盛集团与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的高盛高华证券公司正式挂牌。
无疑,高盛高华的诞生为高盛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作为中国IT企业老大,联想一直是高盛的重要客户。在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一案中,高华证券一下拿出了2.68亿元参股联想,此时的高华证券俨然是以民族标杆企业的身份出现;而在联想进入并购IBM的实际过程后,高华证券再次为联想提供了5亿美元过桥贷款。所有的一切在外界看来似乎是一种商业交往,但却活灵活现地凸现了高华证券的本土亲和力。
经过历练之后的高盛高华,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共在中国完成了8只债券的发行工作,而且还与银河证券一起共同承担了北京地铁20亿元债券的发行业务,实现了由副承销商向主承销商的转变。不仅如此,在G通葡酒发布的2006年最新年报中,高盛高华证券首次亮相公司流通股东名单,持有53万股,位列第8大流通股股东,这可以被认为是高华证券参与中国A股证券自营的开始。“今年将很有可能成为高盛中国业务最好的年景。”高盛高华首席运营官周思文说。
作为一个商业机构,高盛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为自己营造投桃报李的商业机会,而问题的关键是,当这种商业动机若建立在对方最需要的基础之上,其价值范畴就超过了商业本身。事实上,高盛的表现也赢得了中国政府的首肯。中国政府过去10年中对外发行的3次共计3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高盛都被确定为主承销商;高盛还成为从政府手中第一个拿到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牌照的外资金融机构,高盛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额度也在2006年从5000万美元被审批提高到2亿美元。
低调进入
与那些在中国大张旗鼓的外国投资机构相比,高盛进入中国投资市场则显得不显山露水、稳打稳扎。一个最为经典的版本是,高盛以低调的风格轻松完成了自己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布局。
观察发现,国外投行投资中国房地产业主要是通过直接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直接收购国内房地产物业的渠道进行。但高盛在中国的地产玩法更具有美国特点。在美国,金融机构一般不直接涉足地产开发,而是通过投资或操控地产机构,以资产来操控地产开发。高盛在中国的地产模式就继承了这一传统。
由于信用体制不健全,中国金融机构中出现了大量以土地和房产为抵押贷款而造成的不良资产。这就意味着,谁先取得了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权,谁就可以提前掌握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动权和优先权。高盛一马当先涉足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除了看上那些国有企业资产的增值前景外,更重要的瞄上了其中隐藏着的丰厚地产价值。据悉,在高盛与华融资产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签署的近百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协议中,其中约50%属于地产不良资产,而仅凭这一已经到手的资源,高盛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就显得举足轻重。
实际上,高盛对中国不良地产的出牌方式并不新鲜。当年,高盛投资75亿美元,在日本收购了150多项资产组合,共拥有3000多项日本公司不良信贷,涉及大量房地产行业。由此,高盛成为日本房地产规模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不过,高盛相信,从“烂尾楼”到各种经营不善的商业物业和酒店,中国不良地产带给高盛的回报将远远超过日本。以全国各地的“烂尾楼”为例,高盛通常会在中国各大城市选择地产项目进行投资收购,一般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经营管理使物业升值,或者转手寻找合适的买家转手套利。据戴德梁行估算,如果处置策略得当,烂尾楼项目的回报率可能高达150%—200%。
高盛控股的白厅基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房地产投资者,高盛通过该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共计收购26000多项房地产相关的资产,交易成本约为600亿美元。在与老对手摩根士丹利的竞争中,白厅基金毅然出手,以1.076亿美元的价格吃下了上海市福州路318号的百腾大厦,成为上海迄今为止成交价格最高的地产买卖。这也是高盛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展开的第一次公开性收购。
高盛在去年底又找到了降落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第二个隐形阵地——与21世纪中国不动产公司签署了注资2200万美元的投资协议,高盛成为21世纪中国不动产的第二大股东。21世纪不动产是全球最大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1971年在美国成立,该公司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其中21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的特许商号为“21世纪中国不动产”,目前在中国已经有15个区域分部,300多家加盟店。根据规划,21世纪中国不动产未来计划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建立60个区域分部,吸收4000家加盟店,培养30000名经纪人。
当摩根士丹利、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等国外金融机构成为推动中国近期房价上涨的重要力量而从而招徕中国质疑之时,高盛却几乎没有陷入是非旋涡,留给人们的仍是“谦谦君子”的印象。
曲线夺权
一般说来,像高盛这样的跨国投资银行所进行的直接投资不会满足于目标企业的部分参股权,最终瞄准的是企业的控制权。与国际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政府对许多行业和企业的股权设定了最高的转让权限。但这一看上去似乎无法跨越的政策难题,高盛已经不只一次地被悄悄化解。
以合资组建的高华证券公司为例,高盛在合资之中同样遇到了“在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中,外方持股比例上限为33%”的政策红线,因此,在这家合资证券公司公开性的资产注册表中,高盛只拥有33%的股份,而高华证券则拥有其余的67%。问题的关键在于,高华证券6个自然人出资8.04亿元形成的3/4的高华证券公司股份均来源于高盛公司的商业贷款。通过巧妙的财务安排,高盛绕过了相关政策的硬性约束,成为首家绝对控股中国内地合资证券公司的海外投行,而一旦游戏规则有变,高盛随时都可以整体收购高华证券。
与投资高华证券一样,高盛2006年收购河南双汇集团的过程,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它玩转“曲线夺权”游戏的本领。
河南双汇由河南漯河市政府、双汇集团和海宇投资共同持股,在收购双汇集团35.72%的股份时,高盛遭遇到了要约收购30%底线的难题。高盛联合鼎晖中国成长基金Ⅱ、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等联合中标,最终稀释了相关政策规定,接又轻松购进了海宇投资25%的股份。一个鲜为人知的内幕是,此次收购,罗特克斯实际持有河南双汇60.72%的股权,而高盛的附属公司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这就意味着,高盛最终取得了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河南双汇的实际控股权。而高盛已持有中国雨润食品集团13%的股权,而雨润是双汇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如果大“东家”高盛对这两个企业进行整合,则高盛将独霸中国肉类加工业的江山。
精挑细选
高盛是国际上一流的投资银行机构,有着十分丰富的投资实战经验,但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显得格外地谨慎。因此,高盛在中国既没有像花旗那样全面开花,也没有像新加坡淡马锡那样贪吃恋战。在对投资对象地选择上,高盛依然恪守着自己特有的那份谨慎。
分析发现,能够进入高盛投资视野之中并最终能让其慷慨撒钱的大都是中国的品牌企业或者新兴行业。例如,高盛出资3500万美元购买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6.8%的股份(2005年5月出售套现7亿美元),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了中国网通2.4%的股份,出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中芯国际4.0%的股份,出资2000万美元完成了粤海企业有限公司的大规模重组,牵手英联等财团共出资8000万美元购进无锡尚德的55.77%的股份等等。这些企业要么在所属行业中占有着非常特别的权重,要么具有十分乐观的成长潜力,因此其所能产生的市场影响要大大超过一般性企业。
对中国中国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可以看作是高盛投资目标优化原则的一次最新上演。在与全球许多投资金融机构角逐工行战略投资者位置的激烈竞争中,高盛几乎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取得了向工行投资37.8亿美元并控制其10%股份的权利。这是高盛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一次直接投资,也是其在中国的最大一笔投资项目。实际上,在先于工行之前,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都曾向外发出过招募战略投资者的邀约,但高盛都没有动作,而高盛之所以对工行情有独钟,看中的就是工行在国内金融市场中的特殊地位。中国工商银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批发银行、最大的零售银行、最大的按揭银行、最大的电子银行、最大的资产托管银行和最大的清算银行,拥有约1.8万家分支机构,为1亿多个人客户和400多万公司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
时下的高盛又将择优选强的投资目标对准了更大数量的国有企业。2007年新年刚过,高盛中国官方网站就发出消息,继其在北京和上海设代表处后,高盛将在沈阳设立代表处。根据规划,未来5年,沈阳要引进50家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规模突破200亿元;同时,对进入沈阳的风险投资机构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政府的政策支持、国企改制改组的需求,高盛不想放过。
但高盛并不完全奉行嫌贫爱富的势利哲学,与其它西方重量级投资机构不同,高盛还特别注重对一般行业(而非热门行业)中朴实无华的小型公司的投资和收购。
宝成是一家台湾鞋业公司,其行业毫无耀眼之处。在收购宝成之前,高盛的律师出具了措辞十分凌厉的保留意见,但高盛却最终仍然决定进行投资。因为高盛发现,这家企业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拥有70000员工的生产力,是该地区最大供货商。高盛介入后,立即对这家公司的组织和业务进行了重整,结果大获成功。正是这种务实的收购方式,高盛赢得了业界的许多赞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旦有市场传言称高盛将投资某个公司,该公司的股价往往应声上涨。
精耕细作
由于仅仅是一种外部投资和参与利润分配的简单契约关系,许多外资企业与中资企业的合作最终不是劳燕分飞,就是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但这种结果在高盛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对于自己的“合作伙伴”,高盛并不会像其它海外投资基金一样只注重投资收益而很少参与企业管理,“将投资企业变成朋友”是高盛正在践行的一种经营理念。
高盛高华证券合资公司成立后,为了增强合作的协调性,高盛不仅对原高华证券员工作出了如同高盛员工一样的薪酬安排,而且还把自己原在中国的业务组约20余人并入合资公司。原来,高盛对高盛高华如此用心周到,其实可能吸收了摩根士丹利的教训。1995年,摩根士丹利与中国建设银行合资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的第一家合资投资银行。然而,摩根士丹利并未将其中国业务小组并入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内部亦未能采用与摩根相同的薪酬安排。在创建的前5年时间中,中金公司成为了中国大型国企海外上市的主要管道,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也带来诸多创新。然而,从1990年代末开始,摩根士丹利与合资公司渐行渐远,逐步淡出对公司的管理,并从此不再输入投资银行技术,演变为单纯的股权投资,结果留下许多遗憾。
高盛入股平安后,发现平安许多项目的赔付和投资都缺乏明确的指引,于是为平安引进了审计师和精算师,并建立了详细的储备政策,平安的财务部门由此也学会了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如何制定资本的预算并做出预测。高盛还帮助平安引进了20名外国管理人才,同时对本地员工开展海外培训。高盛付出的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佳绩。
理论上分析,投资银行的职能并不只是短期投资和获利,对目标企业进行精细化重组与改造,并最终将其推向资本市场以进一步分享股价收益才是其真实目的。就在数月前,作为既是第一股东又是承销商的高盛成功地将收购的雨润推向国外资本市场,仅首次公开募股高盛就从1年前的原始投资中赚取大量收益,如今,雨润股价已经上涨了68%,高盛手中的股份也水涨船高。高盛控股无锡尚德后,也以股东和承销商的双重身份将其推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无锡尚德股价突破30美元。而此时的高盛已经从“好孩子”身上获取了双倍的回报。
以未来5年内在国内分店的数量达到2000—5000家、年营业额要达到40亿元、利润达到1亿元为条件,高盛在一年以前向海王星辰投下40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目前,高盛正在开足马力的对海王进行深度改造和漂亮包装,目标是在明后两年内将其推向资本市场。精彩的资本故事还会继续。
渠道制胜
资产管理是高盛集团的一个重要的业务板块。与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时下不得不在中国减缩资产管理的市场半径不同,高盛在这一领域大张旗鼓。
一般的国外投资银行目前只能通过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在中国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但高盛的业务渠道和平台却并不只于此。至少还有4条十分重要的通道可以让高盛跑得更欢:高盛高华证券合资公司、Archon资产管理服务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合资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值得指出的是,早在3年前,高盛就因其资产管理业务而成为在中国第一个获得两个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执照与投资额度的金融机构。2006年4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了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在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证券托管部开立一个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人民币特殊账户。
按照高盛提出的最新报告,2010年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可达2万亿美元,自由流通市值将达6000亿美元。另外,中国债券市场的市值在未来的10年内将翻倍,占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7%增加到60%。这些经过仔细计算而得来的数字,与其说是高盛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评点与展望,还不如说是其未来加大对中国证券领域投资决心的展示。
当然,对高盛而言,它肯定不会满足于只通过QFII介入国内A股市场,而国内QD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的松绑已经为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国家外管局公布的《关于调整部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的最新规定,境内企业到海外投资用汇将不再受投资购汇额度限制。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表明,中国境内掌握庞大资金的个人、社保机构、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都可能成为高盛未来新的资产管理客户。
由于渠道广泛和有力,高盛的资产管理业务并没有像美林、花旗等那样采取零售的方式进行。比如,美林的经纪人员可以为了一个很小的客户投入很大的精力,甚至满世界招揽许多低利润的交易,至于以存款、退休基金、小公司贷款等为内容的资产管理业务还被美林视为未来利润的主要增长点。但高盛的资产管理的所有客户都集中在了政府、大公司、机构投资者和资金充裕的个人投资者身上。
理论上分析,由于高端客户的风险承受力较强,或者自身具备风险收益评价能力,所以资产管理公司对其资产管理的方式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客户的风险收益偏好的不同,账户管理可以投资于任何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以采用多种投资策略。账户管理不仅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投资策略,还可以在一个理财账户上集合多种金融功能。而高盛看上的恐怕就是这种灵活的投资方式和宽泛的收益渠道。
来源:《新青年:权衡》 作者:张锐
只向前看的资本价值原理
我总是想象《书城》的读者都是向往世外桃源的清雅之士,对“资本价值”的话题恐怕会不屑。如果我想的不错,那各位就误会了。资本价值原理并非只向“钱”看,而是总向“前”看罢了。
商品的价格到底代表了什么?商品的价格,就是买方为了得到它所愿意放弃的其他事物(代价),或者说是卖方转让它所要求得到的其他补偿(代价)。的确如此,但资本价值原理深化了这个思想。
很多商品,都是耐用品。房屋、油画、软件、图书、家具、果树、汽车,它们向人们提供的服务不是瞬时全部释放的,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流里持续地产出的。资本价值原理指出:耐用品的价格,不是瞬时的代价,而是从现在起直到永久未来的全部代价的总和。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把耐用品未来的全部代价考虑在当前的价格之中的。
忘掉过去的价格
资本价值原理的第一个隐含的意思是,商品目前的价格与它过去的价格历史毫无关系。你花10块钱买了个碗,第二天发现这是康熙用过的,那么这个碗的价值就马上升到10万。如果你还是用这个碗来盛饭菜,当然可以,但你得考虑,这样做的代价不是数以元计、而是数以万元计的。
人们现在谈论转让国有企业,总是这么想:计算当初这个企业投资了5个亿,折旧1个亿,所以非4个亿不卖。但资本价值原理是从来不究既往、永远只看未来的,如果预期这个企业以后的盈利能力低,比如说总共是2个亿,那它就只能值2个亿,而与当初投入的5个亿是毫无关系的。
“内建缺陷”的谬误
写教科书的人,会不会故意留一手,不一次把书籍编写得十全十美,以便不久的将来可以修订重刊,从而多赚学生几笔的书费呢?写软件的人,会不会故意留下错误,从而可以不断发行升级版本,让用户多掏钱呢?推而广之,任何一家厂商,是否也会出于同样的动机,阻碍技术推广和产品进步呢?资本价值原理告诉我们:不!
资本价值原理的第二个隐含的意思是,“内建缺陷”的情形是不存在的。既然商品的价格包含了它未来的全部价值,那么厂商就没有必要在未来分次出售他们的产品。如果他们能够生产耐用10年的扫帚,他们就不会生产10次只能用1年的扫帚。
其原因有两个。第一,耐用10年的扫帚,它的价格必定包含了它未来10年的总价值,所以多次生产不耐用的扫帚没有必要;第二,生产更耐用的扫帚,能减少以后多次推销、议价、仓储等交易费用,花一次的交易费用,就可以占领10年的市场份额。可见,资本家阻碍技术进步的说法,在资本价值原理面前,是不攻自破的。
有人会为了100年后的成果努力吗?
是的,人们的确会为了100年后的成果而努力——这是资本价值原理的第三个隐含结论。有些百年陈酿,祖辈相传,呵护备至,但可能谁也没有打算开瓶畅饮。一棵果树,哪怕要50年后才能结果,也会有人去种植,而他并不指望自己能够亲口品尝它的果实。当你仰望一幢百年老屋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当年的主人为什么能关怀到那么久远的后代呢?
人们或许回答,那是因为追求完美的精神,那是因为关照后代的天性,那是遵从遗训、延续传统的美德。这些答案并不全错。人是有利他精神的。但是,只要考虑到我们的先辈在对待他们的同辈时所表现的自私,就难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反而对虚无缥缈的后代愿意付出那么多了。
资本价值原理第三个结论,提供了更有力的答案。我们先看,一棵果树,它今天的价值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把这棵果树未来每年收获的价值,根据利率折现为现值,再把这些折现的现值相加,就求得了这棵果树今天的价值。
可见,这些耐用品的当前价格,已经反映了它们未来全部的价值,所以,我们的先辈无需等到果树结果,就能把那些“未来果子”卖掉,享受“未来果子”带来的收益。
股票价格测不准原理
资本价值原理的第四个隐含结论,更是石破天惊,极具震撼力。那就是“不要试图预测股价走向!”
先让我介绍三个环环紧扣的概念:一、股票是一种耐用品,是一种预期在未来很长时间里,能够不断产生收益的商品。二、股票的价格,是股票未来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也就是说,股票的当前价格,是该股票未来全部收益的总和。三、股票价格的变动,是人们对股票未来全部收益预期的变动。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只股票,它保证在今后每年产生10元的收益,直到永远,同时假定市场利率永远是10%,那么这只股票每股的当前价格就是100元。这100元,是这一股股票在未来无数年里产生的收益,按照10%的贴现率,逐一折算为当前现值的总和。换个角度来理解:只要拿着100元,就可以在10%的市场利率下,在未来无数年里,每年都获得10元的利息收益,而永远无需动用、也不增加这100元的本金。
人们现在愿意花多少钱买一只股票,取决于他们预计将来能从中获得多少。如果当前的信息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对未来事件的预期,那么价格现在就会发生变化。任何现实事件的变动,如果已经在预料之中,就不会改变价格。这里两个要点是:(1)股票的当前价格,取决于预期的未来收益;和(2)有关未来事件的信息一旦发生变化,价格现在就会马上发生变化。
只有未能预见的事件,才能导致当前价格变动。如果一场风暴已经摧毁了农作物,那么这家农场的股票就会马上滑落,而不会等到收割的时候才滑落。关于未来变化的信息,也就是意外,是不可预测的。要是它们能预测,就算不上意外或变化了。如果人尽皆知利好的事情肯定要发生,那就成了当前的信息,而且体现在当前价格之中了。
股评家经常言之凿凿:“预计下星期股票会调整,并且要等下个月才能反弹。”——那纯属猜测,倒着说也同样正确。如果那些导致价格变动的消息是可信的,股票价格现在——而不是“到时”——就会立即作出反应。
我们不是说事物发展是没有规律的,也不是说人们完全无法把握未来,而是说人们对未来的把握是不完善的。如果人类的知识是进步的,那么就总有些东西要等到明天才能知道。正是这些明天才知道的信息,导致了股票——乃至所有耐用品——价格的变动。换句话说,不是“未来事件的走势”决定了价格的走势,而是“关于未来事件的信息被披露的走势”决定了耐用资源价格变化的走势。
既然“当前价格反映未来预期价格”,那么结论就是,过去相继发生的价格所构成的图线,并不蕴涵未来价格走向的信息。你钻研那些图线,不能增加你获得更高回报率的机会。也就是说,你再也不要煞费心机搞什么技术分析,推断哪些股票最可能盈利了。
很多人相信“市盈率”,但那是一个不必要的指标。切中要害的,永远是对一只股票未来回报的预期,而不是它过去的历史。今年4月,美国科技股的大调整中,不少网络概念股价格下跌了90%以上,远远跌破了发行价格,难道这些股票就必定很值得买吗?一切图表、曲线,以及一切有关“支撑位、大势、转折点”的煞有介事的高论,都是没有根据的。随便选一只股票就得了;向全部股票列表投飞镖也行。
注:本文部分内容经授权改编自阿尔钦(Armen Alchian)《大学经济学》(University Economics)。原作于2000年5月5日发表.
作者:薛兆丰
索罗斯:窥探投资艺术
“我的特长是我没有特定的投资风格……我并不按照既定的原则行事,但却留意游戏规则的改变。”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1930年,在美国奥马哈市和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两个犹太家庭中,分别诞生了一个男孩。在几十年之后,他们并肩成为令世界瞩目的两位投资大师。前一位被尊称为“股神”——沃伦·巴菲特,后一位是有“金融大鳄”之称的乔治·索罗斯。
与人们对巴菲特的普遍赞誉不同的是,对于索罗斯,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贬多于褒。这个被称为“坏孩子”的国际大炒家,最成功的战绩就是狙击英镑及意大利里拉,令英、意两国被迫暂时退出欧洲货币系统;他亦曾两度突袭亚洲,掀起金融风暴。一将功成万骨枯,风暴过后,尸横遍野。因此,有人骂索罗斯是“魔鬼”,但在国际金融界也有不同的声音。德国德累斯顿本森银行亚洲区总经理罗威尔先生就认为:“我不是替索罗斯先生辩护,他的确很富有,但他的富有并不是靠赌博得来的。他总是对一种事物长期关注并认真分析研究,只有当他认准时才投下他的资金。所以当他出现于东南亚时,说明这里至少在某一方面已经很有问题了——从另一角度看,索罗斯的出现也许给这些国家带来了解决危机的办法。”
而索罗斯的自我评价是:“我是一个慈善的、哲学的金融推理者。”他在美国国会听证时明确地说,他的所作所为“只是把资产价格的泡沫戳了一个洞”,“是对金融市场的一次很必要的修正”,他这么做是使市场情况变得更健康。
反射理论
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所谓“反射理论”。简单来说,反射理论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掌握到完整资讯,再加上投资者同时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到其认知,令其对市场产生“偏见”。
在索罗斯看来,投资大众的“偏见”正是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因为投资者持“偏见”进入市场,而这种错误的行为又会影响市场看法及走势,构成索罗斯所谓的“流行偏见”。当“流行偏见”只属小众的时候,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则将会演变成具有主导地位的观念,这就是索罗斯所谓的“羊群效应”。
当认知和真实的差距很大时,形势往往失去控制。索罗斯得出结论:“这种过程刚开始能自我强化却无法持久,因此最后必然反转。”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狂涨带来狂跌,狂跌酝酿着狂升,索罗斯便捕捉市场大起大落间的时机,每次都抢先一步带动投资者行为,为自己创造赚钱的机会。
索罗斯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认清在哪个时点,市场开始靠自己的动能壮大,这样的时点找出之后,投资人便知道连续涨跌不停的走势即将开始或者正在进行。索罗斯认为,连续涨跌不停的走势具有以下主要步骤:
(1)趋势还没有被确认;
(2)等到趋势已被确认,趋势往往会被强化,于是开始了自我强化的过程。流行的趋势与流行的偏见彼此强化,趋势仰赖于偏见,偏见会变强并愈来愈夸大,此时远离均衡状况便出现;
(3)市场走向经得起考验:偏见和趋势可能经得起各种外部冲击反复的考验;
(4)当偏见和趋势受到冲击后存留下来,便是“无可动摇”,索罗斯称之为“加速期”;
(5)信念与真实之间的背离很大时,是认清真相的时刻;
(6)最后形成自我强化的连续涨跌走势,情况开始逆转。
当信念不再强化趋势,整个过程就开始迟滞不前,失去信念会使趋势反转,而且这个过程会达到索罗斯所说的交叉点。于是市场往相反方向前进,就会出现索罗斯所称的灾难性的大涨或大跌。
索罗斯在实践中被认为是逆向操作者,但承认他与大众为敌时总是小心翼翼。虽然大部分时间他会跟着趋势走,但却一直在寻找趋势的转折点,惟有此时与大众为敌才有意义。
他的操作方法通常是:先形成一个假设,建立了仓位去测试这个假设,然后等市场证明这个假设的对或错。
森林法则
索罗斯的投资方式与其他投资大师非常不同,他没有严格的原则或规律可循。索罗斯善于察觉混乱状态,更像是一条蛰伏于森林湖泊旁等待猎物出现的巨鳄一样,等待正确的时机,然后奋力一击,像鳄鱼扑向猎物一般把握机会。
1.耐心等待时机出现
投资者通常都是按照股票的基本面或者既有盈利来决定投资,但对索罗斯来说,这无疑是反应缓慢的过去式。他的做法是知微见著,一叶知秋,按现状的一些蛛丝马迹,去分析行将出现的未来转变;按预测来部署进攻策略,然后再静心等候捕杀的一刻。就像鳄鱼看见树旁的风吹草动,而预知将有兔子在某一个角落跳出来,因而在那附近等候一样。
索罗斯能从世界金融领袖的公开声明以及这些领袖所作的决定中,察觉出趋势、动向和节奏。索罗斯比大部分人更了解全球经济的因果关系,也就是A发生、B决定随之而来,再下来则是C。
研究、暂停、深思熟虑。索罗斯认为,整场游戏往往是长时期的战斗,因为利率和汇率变动的效果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因此需要很大耐性。索罗斯认为:“要成功,你需要休闲娱乐,你需要一段时间,紧紧缠住你的双手。”
2.进攻时须狠,而且须全力而为
索罗斯是少数的风险大师,他所讲究的风险,不是如何循序渐进地一边保住既有利益一边赚取微利,而是如何用尽手头上每一个筹码,在大赚与大蚀的极端中取得平衡。
索罗斯认为进攻必须果断,不要“小心翼翼”地赚小钱,除非不出手,看准时机的话,必须要赚尽。索罗斯认为投资人所能犯的最大错误不是大胆,而是太过保守。
当这个时机出现时,他有胆量拿出所有身家下注,甚至循环抵押借贷以得到更多筹码,因为他认为,若有信心必涨,为什么投资得那么少?若没信心出击,就根本不应下注!在1992年的狙击英镑之役中,其手下大将史坦原本拟建立30或40亿美元的英镑空仓,而索罗斯的答案是:“你这样也算仓位?”于是提高至100亿美元。
3.事情不如意料时,保命是第一考虑
索罗斯擅长绝处求生,懂得何时放弃。求生是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策略。他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懂得何时看对股票,而且还在于承认自己何时犯错。有时他的行动看起来像最嫩的新手,卖到低点买到高点。但是索罗斯的信念是:能在另一天卷土重来投入战斗,他说:“我不相信有一天醒来时已经破产。”索罗斯在做错时能及时止损离场,为的是:放弃战斗活下来,好在另一天再上战场。索罗斯止损退场要承受巨大的亏损,但是如果不及时止损,会赔得更多。
索罗斯了解自己建立的投资仓位可能有错,这虽令他失去安全感,但也使他提高警觉随时准备改正。这是由于索罗斯的哲学理念接受不完美是人性的一部分,所以对失败或犯错不抱负面态度。他指出:做错事不丢脸,错误变得明显时不去矫正才丢脸。他常以此自夸,不在于他常常作对,而在于他比其他多数人更善于发现自己何时做错。
如果市场变化和他期待发生的事不合,他便知道自己犯了错,但他会进一步探索找出自己什么地方算错了。一旦他认为自己知道答案,便有可能被迫修正原来的判断,或者完全舍弃,但他不喜欢只因环境变化而改变判断。索罗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主要教训是:冒险没有关系,但冒险时不要拿全部家当赌下去。索罗斯说:千万别赌整个家当,但有钱可赚时也不要呆在一旁。
双杀对冲
索罗斯凭对冲基金闻名。对冲基金(Hedge Fund),本来是指投资者为避免蒙受不确定的风险,故同时做多或做空期货以抵销风险并赚取差价。不过,这种避险式的投资方式,渐渐发展成一种两面下注的超级豪赌。
索罗斯采取的是主动式双杀(Double Play)。比如,索罗斯要他的助手从行业中挑出最好的公司,做多这支股票。另外投资一家业内最差的、负债沉重、财务报表很差的公司,这种股票如果咸鱼翻身可以翻很多倍,索罗斯会同时买进这两支股票。事实上,这种方法使索罗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与索罗斯同龄的巴菲特不玩杠杆交易,他是纯粹用现金的投资人。而索罗斯则是杠杆玩家,他有一套基本的财务控制方法,并确保自己的钱多于杠杆融资必需的资金。
来源:《钱经》杂志 作者:不详
做股票还是要以一种投资的态度才能成功
一、建立稳定的投资方法:
没有一个成型的投资方法,要在市场上取得长期成功是很难的。巴非特每年在年报里说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投资哲学是属于自己的,并且经过检验是成功的投资方法。我不太相信没有理念的投资者会有长时间的赢利记录。也不太支持不断改变投资方法或者去独创所谓神奇的投资方法。其实,我们很幸运,能站在很多大师的肩膀上投资:
1、寻找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竞争优势可以保护一小部分公司在很多年中超越行业平均利润率。这样的公司是很好的长期投资对象。分析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方法是:评估公司历史上的盈利能力,可以关注自由现金流、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为什么这家公司能阻挡竞争者?比如产品差别化、驱动成品下降,用高转换成本锁定消费者,或者用高的进入门槛把竞争对手阻挡在外面。
2、拥有安全边际。发现好公司和发现好股票并不一样。在不合适的价格上买入好公司,投资收益率也可能令人失望。因此,在决定股票买价时,应该包含一个安全边际。对于一家前景不确定的公司预留的安全边际,要大于盈利可以预期、前景可靠的公司预留的安全边际。但是,坚持估值原则有时侯很困难,因为,我们会担心如果今天不买,可能错失良机。特别是在牛市期间,人们很难坚守估值理念。但是,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估值却是投资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仔细认真的估值从长期来说肯定战胜没有认真估值的投资行为。
第一:比较股票价格的所处的位置:有市销率、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但不能依靠单一指标。如果公司所处的是周期性行业,市销率可以告诉它的价格在历史上处的位置。市净率对金融性公司和有巨额有形资产的公司是最有用的,但是,它对服务公司用处不大。低市盈率不都是好的,一家高增长、低风险和较低再投资需求的公司理应有高于一家周期性或需要占用大量资本的公司。收益率和现金收益率一般应在当期债券利息率之上。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一只股票到底值多少钱。前辈大师告诉我们:股票的价值等于它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这其中有三个概念:现金流、现值和折现率。这个观点对正确进行股票估值是至关重要的。折现率等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加上风险溢价。而风险溢价取决于公司规模、财务状况、周期性和竞争地位。估算内在价值的步骤:估算下一年的现金流、预测一个增长率、估算一个折现率,估算长期增长率,最后加上永续年金价值的折现现金流。
3、长期持有。如果你无法确信不断更换投资组合能取得超越长期持有的业绩,那么,长期持有精心挑选出来的股票仍然是需要提倡的。
4、适时卖出。要持续不断关注所投资的公司。当考虑要卖出股票是,1要思考是否评估时是否遗漏某些事情,当买入股票的理由不存在的话,必须中止损失。2是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开始恶化。3是股价是否高出内在价值太多。4是发现更好的投资目标。
二、避免错误
除非我们能回避掉投资中的大部分错误,否则我们的投资难以成功:
1、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一方面要弥补大的损失是相当困难的。另一方面,我们不可能在一家小公司起步之初,就洞察它的未来。所以,应该避免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虚幻的目标。
2、轻信市场走势。市场走势往往反映的短期市场情绪,处于多变状态。
3、主观:以个人偏爱代替理性分析。
4、不能忍受波动。
5、试图选择时机:市场时机的选择是一个投资神话。有不少普通投资者孜孜不倦研究市场,试图找到一种持续赢利的计量模型。但目前为止,至少我们还无法证明存在着这样的交易系统。
6、忽视股票价值。这又回到了我们第一部分的内容了。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不详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终结烂尾楼
北京市政府这次重点处理的20多处烂尾楼,无一例外都是公建、是写字楼。是北京的写字楼过剩了吗?不是。西方一些城市的一般标准是,每个城市中的就业人口人均要有十平方米以上的办公面积,北京离这个标准还差得很远,还有许多公司上班族挤在住宅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烂尾楼当初的定位无一不是追求最豪华,五星级以上的写字楼,要为世界500强提供办公的场所,要建成标志性的建筑等等。但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世界500强绝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把这些办公楼的目标锁定在世界500强上是不现实的,是好高骛远的,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但现实情况是似乎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办公楼,这发展商就掉价了,没有面子了。在住宅开发的过程中,大家牢牢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有大量的房子是为中低收入者考虑的,有面积的限制,户型的限制,但在写字楼的开发过程中,却常常做出脱离现实的行为,导致这些烂尾楼在规划和设计上都是眼高手低,没有从人的基本需要去考虑,大部分的楼看上去都是大粗胖子,在其中办公的大多数人既享受不到阳光,也没有良好的视野和景观。人们每天晚上回家睡觉的住宅还在认真地考虑采光、景观的要求,但人们整个白天都会与之相处的办公的场所看上去却似乎不是为人设计的,而是为死的机器设计的一样。这些先天的定位错误和设计上的缺陷,注定了这些项目的结局一定是烂尾。一个烂尾楼的背后一定有无数的纠纷,也让许多人吃官司,亏钱。
一些有经验的开发商看到写字楼的开发多成为烂尾楼,一次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于是再也不敢进行写字楼的开发了。越是大家不开发,越是没有经验,市场上就越短缺。而住宅的开发经过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在中国城市,特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的开发水平不比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市水平差,但我们的写字楼开发,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刚刚起步的水平。
这些烂尾楼当初定位的错误一半是因为开发商缺乏经验,另一半是地方政府的误导,总想把写字楼建成地标,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他们总是幻想着要建成了世界500强的办公室,世界500强就会在这里落户。农民要种好土地才能有收获,城市中的写字楼也如同农民的土地,要为这个城市贡献出税收和就业的机会,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在这个城市成长,我们就应该为他们服务,千万别好高骛远。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收购富通:平安的得意之作
2007年11月30日 证券时报
2007年9月中的香港,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办公楼一如往常般地平静。就在这栋大楼里,中国平安悄悄地投下了海外并购富通集团(Fortis)的第一单。
两个月后的昨日,北京时间凌晨6点,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的泛欧交易所收市时间一到,中国平安即宣布,以18.1亿欧元(约196亿元人民币)购入了荷兰/比利时富通集团的9501万股股份(占富通集团总股本的4.18%),成为富通集团单一的第一大股东。富通集团也于昨日公开表示,欢迎平安作为关键股东的到来。
两个月的收购
早在今年的8月,一份重大的投资决策报告就摆在中国平安几大巨头面前。自2007年4月10日富通创出29.58欧元的新高以来,因次级债问题富通已连续四个月下跌,这为平安提供了并购绝佳的机会。
成立于2004年的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早已经招揽了10多位来自高盛、摩根、安泰等大行的国际投资专才,而在2006年6月设立的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则为中国平安的海外投资铺平了道路。
“平安此前已经对富通受次按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尽职调查。”一位消息人士透露。
面对着富通900多亿欧元的总资产、486亿欧元的市值,中国平安一开始就展露其强大的投资决策能力。“富通目前的市场价格基本反映了其在次级债上受到的负面影响,所有的情况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评估。”该人士分析。
摩根大通也加入到富通的并购中来作为中国平安的财务顾问,美国伟凯律师事务所则担当起此次并购的法律顾问。“两大国际公司的加入,促成了中国平安此次顺利的交易。”该人士表示。
在完成对富通收购报告的评估之后,中国平安迅速向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申请了专项投资额度。“将寿险资金转换成欧元之后,随即开始了多达两个月的二级市场收购。”消息人士表示。
不过,中国平安强调的是,虽然成为了富通的单一最大股东,但此次投资并非收购行为,而仅仅是战略性的财务投资。“预计可以获得良好的财务回报。”有业内人士分析。
数据显示,富通集团股价在9月中始终在20.27-22.52欧元的区间上下波动,波幅并不大。伴随着中国平安的悄然加仓,在泛欧交易所的富通股票成交量迅速放大,10月2日成交量创今年来的新高,达2357.89万股。
中国平安二级市场的收购显示了其高超的技巧性。在富通股价经历一波强劲上升后,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11月21日该公司股价收盘于16.22欧元创出收盘新低,之后富通股价再次出现反弹,目前股价维持在18.8欧元左右。
以18.1亿欧元购入富通9501万股股份计算,此次平安的持股成本为每股19.1欧元,悄然进入并未造成富通股价的大幅飙升。
富通是一家以经营银行及保险业务为主的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在欧洲公司中排第20名,其股票在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的泛欧交易所第一上市。
消息人士指出,由于近期欧美市场波动较大,富通的股价从市净率及市盈率等指标看,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为中国平安创造了极佳的介入机会,所以从财务投资角度来讲,投资富通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德意志银行表示,平安投资富通集团的时机和价格都是非常适合的。买入的平均价格为19.05欧元/股,预期市盈率为7倍,市净率为1.1倍,而且,富通股价自今年6月30日至今已经下跌了25%-30%。瑞信也认为,平安用其保费收入投资富通集团,因此此项投资不会影响平安的资本金。在过去的12个月,富通的股价已经下跌了42%,买入的价格是比较低的。)
继续并购
中国平安对金融股情有独钟。除了在国内多次参与购买金融股权外,中国平安近期的两笔海外投资,购买的全部是金融股。
在此次投资富通之前,中国平安投资约11亿港元参与了香港惠理集团的公开发行,惠理基金是香港一家主要投资于高增长大中华股市的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50亿美元,旗下共有5只基金,主要投资于A、B股和H股。中国平安购买了该公司1.44亿股,占惠理集团发行后9%股份。昨日惠理集团的收盘价为8.25港元,相比7.63元的申购价,平安在此笔投资的浮盈为8900万港元。
在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发表言论要减少权益投资,转而加大固定收益投资的情况下,中国平安高层拥有的海外背景使得平安在海外的投资风格更有特点,更显“激进快速”。
中国平安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子欣从1993年到2000年任麦肯锡公司管理顾问,后来成为其全球合伙人,主要为亚洲各国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主管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的陈德贤拥有20多年的投资管理经验,他先后任职于法国BNP PARIBAS资产管理公司和英国巴克莱投资管理公司。拥有广阔的海外投资伙伴使得平安的海外投资显得“激进快速”。
早前中国平安总经理张子欣曾表示,平安集团与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汇丰控股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平安保险将与上述公司紧密合作,寻找海内外的投资机会。”
对于未来的海外投资发展战略,平安集团表示,对有利于公司价值增长的机会都抱以开放的态度。
中国平安:标杆台湾国泰人寿 地产投资路线图
2007-11-30 徐怡丹 证券市场周刊
“国泰人寿在地产方面的投资是我们所欣赏的。” 中国平安(601318,2318.HK)的一位高层告诉《证券市场周刊》。在地产投资中,中国平安恪守着商业地产只租不售的原则,而这也是其标杆——台湾地区最大的保险公司国泰人寿的地产投资哲学。
或许,当股市未来不再火爆时,每年具有10%左右稳定投资回报率的商业地产将成为保险公司维持较高投资收益率的主要来源。
平安地产投资路径
日前,中国平安以16.57亿元获得了深圳福田中心区的一块商业用地,该地块逾189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逾30.29万平方米。该地块是中国平安以自用物业的方式拿下来,将在此兴建一座超过450米的大楼,除平安总部将迁至此外,部分还将用于商业出租。
这只是中国平安地产投资的一角。近年来,中国平安在房地产投资方面频繁出手。在其地产投资运作中,控股子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平安信托”)及平安信托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平安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平安置业”)是两个重要平台。
迄今为止,中国保监会并未出台明确法规允许保险资金直接投资房地产,相对其他保险公司只能通过购买自用物业“打擦边球”式的投资,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信托的投资路径显然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2006年8月,平安信托与中信深圳集团公司的合作拉开了中国平安地产投资的帷幕。平安信托斥资20亿元购买中信深圳集团公司部分资产,另外投资10亿元信托资金用于中信深圳集团公司的长沙、苏州项目建设。
当年11月,平安信托还与深圳泛华置业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首批合作开发北京、南宁、玉溪和荆州4个商业地产项目,涉及投资近10亿元。
2007年5月,中国平安斥资约35亿元购夺北京燕莎商圈的美邦国际中心,同时还在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等地拥有物业。
在上述地产投资中,出镜的主角为中国平安,具体操作方则为平安信托或平安置业。即,一方面,集团委托平安信托积极寻找合适的商业物业(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和极富升值潜力的地段),作为办公用房购入;另一方面,集团或者以增资扩股的形式,扩大平安信托股本,与第三方进行合作,或者通过对平安置业提供了担保贷款,为其房地产投资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
最近的一次担保发生在11月5日,中国平安为平安置业提供了10亿元的贷款担保。据悉,虽然平安置业注册资本金只有3亿元,但中国平安为其提供的担保贷款已达200亿元,占整个集团为所有子公司整体担保金额的一半以上。
而从平安信托的地产运作轨迹看,从最初投资有稳定现金流、风险小的成熟物业,逐步过渡到一些大型项目的收购,直到现在的合作开发,平安信托都选择了长期战略合作方式。
“战略合作是平安集团进入房地产业务投资的最好方式,因为平安集团本身在房地产投资方面还比较陌生,选择合作进入可以规避很多风险。”有分析人士认为。
平安信托一位高管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目前投资以长期持有的经营性物业为主,平安信托具备强大的投融资能力和完整的金融支持平台,在资本和融资渠道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在物业投资和资产管理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寻找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已经成为其目前拓展投资业务的关键。
目前,平安信托在房地产领域已投入10余个项目,涉及总金额接近100亿元,多以自有资金投入,并辅之以财务杠杆,而平安置业模式的合法性也得到了监管层认可。一旦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政策开闸,保险公司即可将办公物业或委托持有的物业转由保险资金持有,先期投入的自有资金即可套现退出。
国泰人寿地产投资术
如同10年前《兆亿传奇——国泰人寿之路》激发了马明哲将中国平安锻造成“兆亿”企业的雄心一样,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国泰人寿已成为了中国平安的标杆。
国泰人寿总资产逾600亿元美元,在台湾保险业占有40%的份额。国泰人寿创办人蔡万霖当年凭着高超的房地产投资术,加之寿险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奠定了当今国泰金控的新金融版图。
目前,国泰人寿在台湾地区拥有221幅土地,不仅分布在繁华的都会区,甚至连乡镇地区最顶级的办公大楼,许多都是属于国泰人寿的资产,这也使得国泰人寿有了“金融+地产”股的称号。
蔡万霖的房地产投资方法很简单,在战略层面,坚守“只租不售”及“逢低承接”;在战术上,采取“不买变更中的土地”、“不碰政府的公共工程”、“不盖超高大楼”等“三不”策略,在挑选土地上有“三要”,包括“产权要清楚”、“地块要方正”、“马上要动工”。
蔡万霖认为,土地的稀少性,使它和其他投资工具的投资理念非常不一样。土地如果卖出的话,赚也只有赚个几成,但如果不卖掉,价值就能不断积累,所以他认为土地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出租而不是买卖。投资讲求“逢低承接”,在台湾地区数次地产震荡中,蔡万霖却敢于在别人不敢买时勇于低档承接。
至于“三不”原则,国泰人寿认为超高层大楼向来是经济景区最高峰时的产物,全球知名超高大楼建成后无一不赔钱。至于变更土地及公共工程,由于可能会触碰到复杂的政商关系,容易伤及集团企业的形象,成为国泰人寿投资房地产的红线区。
国泰人寿的地产投资模式得到了中国平安的认可,成为其在地产投资上参考对象。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与台湾当年有很多不同,台湾当年房价上涨超越房贷利率的情况很难重现,但随着国内房地产结构趋于成熟,未来房地产投资势必由长期经营管理取代短期转价差的传统做法,留下具有长期增值潜力、租金收益稳定的优质商业地产,卖掉缺少上述条件的地产,是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新经营走向。
在台湾地区2005年不动产证券化产品上路后,“只租不售”已不再是国泰人寿房地产投资唯一的选择。当年,国泰金控整合旗下的国泰建经、三井工程、国泰建设和国泰证券等公司,发行了国泰一号REITs,预估收益率为4.13%,市场认购相当踊跃,公司获利达84亿元。
利用所持有的物业的优势,打包发行REITs,已成为国泰人寿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对于中国平安来说,也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所可能带来的新空间。
未来新的增长点
对于在地产领域的扩张为其带来了多少收益,中国平安方面对此讳莫如深,拒绝透露具体数据和规模。
但中国平安2007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托业务收入达到44.8亿元,同比增长320%,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451%。三季报还显示,中国平安投资性房地产由年初的16.6亿元增至37.7亿元。
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平安在北京购买的物业,以位于金融街的平安大厦为例,5万多平方米的可用面积中,有2万平方米用于自用,余下的用于出租,租金约为200元/平方米每月。拥有此大厦近8年间,地价的升值和租金的收入早已让中国平安收获多多。
分析师表示,租金收入主要计入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在目前的估值中,对此收益率的预估为5%至8%,实际的情况可能更好一些,但由于目前地产投资在保险公司中所占的份额不大,即便超出对长期投资回报的影响有限,对估值的影响不大。但如果日后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领域放松管制,这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目前,相关法规并未明确同意放开保险投资房地产领域,但也没有明确禁止投资,行业内将之称为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灰色地带”。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投资房地产可以为保险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收入,更能满足保单的久期匹配,符合寿险业务的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弥补我国债券市场不够发达的缺憾,有助于公司持续改善投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