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终结烂尾楼

北京市政府这次重点处理的20多处烂尾楼,无一例外都是公建、是写字楼。是北京的写字楼过剩了吗?不是。西方一些城市的一般标准是,每个城市中的就业人口人均要有十平方米以上的办公面积,北京离这个标准还差得很远,还有许多公司上班族挤在住宅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烂尾楼当初的定位无一不是追求最豪华,五星级以上的写字楼,要为世界500强提供办公的场所,要建成标志性的建筑等等。但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世界500强绝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把这些办公楼的目标锁定在世界500强上是不现实的,是好高骛远的,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但现实情况是似乎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办公楼,这发展商就掉价了,没有面子了。在住宅开发的过程中,大家牢牢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有大量的房子是为中低收入者考虑的,有面积的限制,户型的限制,但在写字楼的开发过程中,却常常做出脱离现实的行为,导致这些烂尾楼在规划和设计上都是眼高手低,没有从人的基本需要去考虑,大部分的楼看上去都是大粗胖子,在其中办公的大多数人既享受不到阳光,也没有良好的视野和景观。人们每天晚上回家睡觉的住宅还在认真地考虑采光、景观的要求,但人们整个白天都会与之相处的办公的场所看上去却似乎不是为人设计的,而是为死的机器设计的一样。这些先天的定位错误和设计上的缺陷,注定了这些项目的结局一定是烂尾。一个烂尾楼的背后一定有无数的纠纷,也让许多人吃官司,亏钱。

一些有经验的开发商看到写字楼的开发多成为烂尾楼,一次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于是再也不敢进行写字楼的开发了。越是大家不开发,越是没有经验,市场上就越短缺。而住宅的开发经过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在中国城市,特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的开发水平不比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市水平差,但我们的写字楼开发,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刚刚起步的水平。


  这些烂尾楼当初定位的错误一半是因为开发商缺乏经验,另一半是地方政府的误导,总想把写字楼建成地标,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他们总是幻想着要建成了世界500强的办公室,世界500强就会在这里落户。农民要种好土地才能有收获,城市中的写字楼也如同农民的土地,要为这个城市贡献出税收和就业的机会,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在这个城市成长,我们就应该为他们服务,千万别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