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郭田勇:招商银行进军基金 混业经营拉开帷幕

晋身招商基金第一大股东,招商银行迈出了向混业经营进军的第一步。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曾表示,如果今后政策允许,将把招商局旗下的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交给招商银行运营。

  招商银行进入基金业的梦想已然成真——收购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基金)股权一事终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8月29日,招商银行和招商基金均发布公告称,招商银行协议收购招商基金股权已正式获得国资委批准。

  招行行长马蔚华此前曾表示,银行涉足基金业是好事情。以前银行代销基金时,心存疑虑,担心分流储蓄资金。如果银行自己设立了基金,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另一方面,银行成立基金公司,对客户也有好处,客户又多了一项投资选择。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博士对此次股权变动,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在国内银行里,招行的零售业务是做得比较好的,尤其是在高端客户上,更是拥有大量客户资源。旗下纳入基金公司后,在金融产品创新、营销上,都比以前更具优势。此举可以说是招商银行在综合化经营进程中迈开的一大步。”他说。

  同时他还分析认为,从招商证券转让3.4%股权将第一大股东让位于招商银行来看,招商系金融航母的整编在加速,并且,招商银行的旗舰作用更加明显。

  打造招商金融旗舰

  本次股权转让,最惹眼的莫过于招商系内部之间左右手的腾挪。招行受让中国电力财务、华能财务、中远财务三家各10%的股份原本只有30%,还是由原第一大股东、同属招商系的招商证券出让3.4%的股份,才使招行以33.4%的股权占据第一大股东位置。招商基金的另两家股东招商证券、外资股东ING(荷兰投资)则分别持有33.3%的股份。

  从此次转股中不难看出,在招商系“金融特混舰队”发展布局中,招商银行将扮演“旗舰”角色。

  参股招商基金,1.74亿的交易金额,对于总资产超过1万亿的招行来讲,原本不是大事,但由于此次进入的是基金业,于招行就事关重大了。招行对本报表示,对于招商基金的运作,招行近期还要开董事会讨论,还要发公告,这已经有点新闻缄默期的味道了。

  如此看来,对于即将坐上的招商基金头把交椅,招行重视之至。

  郭田勇认为,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基金等已经成为招商系的金融品牌,在整合它们搞混业经营时,只能是由招商银行来当领头羊。“在中国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现在证券市场大发展,但银行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体系里,仍然占比六七成。加上银行大多拥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如果真正金融混业了,银行的话语权无疑是最重的。”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早就表示,如果今后政策允许,将把招商局旗下的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交给招商银行运营。

  综合化经营

  世界金融业发展表明,银证合作并发展为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发展的共同规律,由分业到合作再到混业是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下,银行要谋得一块混业经营、金融控股的牌照很难,目前的光大金融控股也只是试点。其实现在已经呈现出金融混业的趋势,大家都是只做不说。”郭田勇说。

  招行就很巧妙地回避了“金融控股”这个敏感话题。马蔚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大力推进国内银行综合化经营是大势所趋。他特别强调:“我们讲推进综合化经营,不等于就是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综合化经营,就是银行要经营传统的存、贷、结算业务以外的其它金融业务。此前,已经有工行、建行、交行三家银行通过直接投资模式设立了基金公司,而招行此次却是以参股形式占据了基金公司大股东的地位。

  工行基金托管部有关负责人坦言,控股一家基金公司对商业银行意义非凡。以前,四大国有银行尽管拥有大量存款客户,但无法有效利用客户资源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基金公司合作,不仅要和基金公司分享自己的客户,而且只能获得有限的回报。一旦商业银行拥有了自己的基金公司,客户就在体内循环,节省了大量客户开发成本,这将有效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价值。

  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认为,与成立新的基金公司相比,直接收购股权需要的时间短见效也快,而且新公司从筹划到成立再到审批的过程也可以省略。“银行也适合基金公司将来的发展,在销售渠道等方面能够提供更好的平台。”他说。

  “通过股权合作、策略联盟、分销协议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基金、保险、证券和信托等领域横向渗透。”马蔚华这样勾勒招行的综合化经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