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對中國人壽(601628):的X光透視

「中國人壽」聽上去應該是和每一位中國人都有關的公司。但是,也許現在並不是所有人都很瞭解「中國人壽」的情況。我們可以從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或者說從業務與資本兩個角度來考察其特徵。
  一、業務多元化

  從業務的角度看,可以發現其經營範圍在逐步擴大,就像水中的波紋一圈一圈地向外擴展:

  第一圈,以壽險作為核心主業,資產管理作為非保險的核心主業。例如,2007年該集團共實現保費收入2206.68億元,佔全國總保費收入的三成多;集團總資產已達11873.88億元,其中境內總資產約佔全行業總資產的41%。

  第二圈,為將核心業務擴大到養老金公司和財產險公司。目前,中國人壽已經擁有了企業年金受托人、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三個資格。按照中國人壽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養老保險公司到2012年受托業務基金規模將達到530億元,管理賬戶數量將超過180萬戶,努力成為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

  第三圈,將核心主業擴大到銀行、基金、證券、信託等相關領域。例如,中國人壽已經投資了廣東發展銀行、中信證券等金融機構,參股的銀行數量已經達到九家;正在籌備成立中外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並得到了保監會的支持;中國人壽也對信託行業表現出興趣,並與中誠信託在接觸中。

  從以上軌跡可以看出,中國人壽的業務多元化是沿著比較嚴格的相關多元化展開的,就是稍微遠一些的混合多元化,也基本在金融領域內。這也是符合穩健的原則的。

  二、股東多元化

  從資本角度看,我們可以注意到股東、董事、監管等三個層面。

  第一,從股東構成看,首先,中國人壽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其次,中國人壽是在香港、紐約和上海等三地上市的股份公司;此外,中國人壽的股東中也包含有其他金融類企業,特別是將正式迎來「銀行股東」。由於股權紐帶的建立,將推動既有的銀保合作發生重要改變。

  第二,從董事構成看,獨立董事所佔比已達60%,這與世界500強排名靠前的12家保險公司中獨立董事的平均占比68%的情況已經基本接近,考慮到亞洲保險公司獨立董事占比不足20%,因此,可以認為中國人壽治理結構是比較合理的。

  第三,從監管方式看,作為一家三地上市公司,中國人壽在實踐中嚴格遵循三地監管規則,特別是遵循香港聯交所《企業管治常規守則》和美國薩班斯法案及404條款的要求,致力於遵循國際最佳公司管治實踐,全面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使公司的治理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三、值得討論的問題

  除了以上內容外,還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

  第一,股份公司與非股份公司。人壽保險公司的企業形態是否一定是股份公司呢?答案是不一定。從國外情況看,人壽保險公司可以是股份制的公司,也可以是非股份制的公司,例如,在日本就有相互生命保險公司。這時投保人為所有人;年度收益與投保數量期限掛鉤;由於投保人數眾多,董事會的人選在報上公佈,沒有太大問題就通過了。相互生命保險公司可以是銀行的大股東,而銀行不可能反過來成為相互生命保險公司的股東。

  第二,歸核化與多元化。中國人壽將業務擴展到相關領域,這可能帶來新的機會和效益,同時也可能有風險。你進入別人的領地,也就允許別人進入你的領地,正所謂「誰動了我的奶酪」。換句話說,中國人壽的競爭對手已經擴展到銀行、基金、證券等其他金融機構。在一個「與狼共舞」的時代,也得注意不要被狼吃掉。

  第三,相互持股與策略聯盟。企業之間的聯繫有資本聯繫與非資本聯繫或業務聯繫。中國人壽持有其他企業的股份,而其他企業又成為中國人壽的大股東。這樣就可能形成「相互持股」的關係,即與日本企業集團類似的結構。另外,企業之間也可以沒有股份的、長期合作的關係,形成所謂的「策略聯盟」。那麼,究竟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結成股份關係,在什麼情況下不應該結成股份關係,還值得探討。比如農村網點,與郵局合作不也是一種選擇嗎?

  第四,中國企業與國際企業。中國人壽要努力成為世界一流企業,這就需要「對標管理」。比如,目前名列全球500強的一些大型保險公司業務範圍幾乎涵蓋所有金融領域,中國人壽也在向這方面發展。作為上市公司,監管的力度也很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監管國有企業,是應該高於上市公司還是應該低於上市公司?國有企業的公開性怎樣?再如品牌價值,雖然中國人壽連續四年成為國內十大最具價值品牌,但是,其品牌本身就有研究的必要。中國國有企業最大夢想就是掛上「中國」二字,放到最前面;而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就把「中國」二字放到了中間。

  第五,長期行為與短期行為。從人壽保險的本質來看,個人年輕時入保,30年後享用,這是一種比銀行存款長得多的長期資金。從全社會看,這種長期資金又會投入到企業中去,讓全社會分享長期繁榮。但是,在當今中國,又有多少人能有這種長期行為?股票原始股可以漲它百分之幾百,一般股票也追求一天10%的漲停,權證更不用說了。假如都是此類短期行為,甚至於陷入「全民浮躁」,那人壽保險又有什麼用武之地?

  也許,對個人來說,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資產結構,比如儲蓄、股票、保險各佔三分之一?至少現在看不出什麼苗頭。所以,中國人壽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