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 星期三

房产商疯狂拿地的秘密:囤而不建助推房价

 据统计,2001年初至今年5月份,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12.96亿平方米许海峰早报  中国金融大典

  今年上半年,房价出现持续上涨局面,供求矛盾已经被建设部认为是导致房价上涨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国土资源部促进各个地方政府开始加大土地供应量,另一方面,开发商在大肆拿地的情况下,由于不可能立即变成供应上市,供应的土地正逐步变成了开发商的“土地储备”。

  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囤地”行为已经直接造成了供求紧张的导火索之一。专家指出,改变土地供应模式,防止开发商囤地垄断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上市公司疯狂储地

  去年以来,万科地产(000002)一改前期“现金为王”的策略,开始大规模拿地。

  2006年年报显示,截至2006年年末,已获取的规划中项目面积合计约1851万平方米,其中去年新获取项目47个,总占地面积约91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总计约1222万平方米。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再增19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92.9万平方米。即使以每年平均500万平方米的消化量计算,公司土地储备也至少可以维持4年以上。更何况,万科的拿地步伐丝毫没有停止,粗略统计,单单是今年7月份1个月,万科在全国各地拿地已经累计花出去超过60亿元。

  7月24日,北辰实业( 13.71,-0.30,-2.14%)(601588)联合北京城开以92亿元的天价中标湖南长沙城北新河三角洲地块,成为“中国地王”,仅仅这一幅地王,就给北辰带来了3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储备。

  金地(600383)年报显示,到本年度报告披露时,公司未结算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这部分土地储备将可以保证公司5年的开发需要。

  保利地产(600048)同样频频拿地,数据显示,其现有土地储备1000多万平方米左右,分布在全国10个城市,至少保证了未来3年房地产开发所需。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分院副院长陈晟表示,对于地产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所观察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土地储备量,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增加土地储备成为最好的发展途径,加上目前上市公司很容易从公开市场上募集资金,资金充沛也支持了其公开拿地的行为。

  买地速度高于开发速度

  国内上市公司的类似举动其实有源可寻。在过去,大规模储地是香港地产公司的生存法宝之一,过去几年里,包括长和系、恒隆地产、新世界( 19.20,-0.37,-1.89%)、新鸿基等公司在内地大肆增加土储,其中单单李嘉诚名下长和系就接近2000万平方米。到最近,资金实力逐渐雄厚的开发商也开始依例为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与土地开发面积增速继续回升。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7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一季度是下降8.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为8223万平方米,增长14.3%,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7.7%和5.1%。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上半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为1.18亿平方米,增长7.6%。可以看到,开发商买地的速度明显高于土地开发速度,已出售土地中相当一部分被作为“储备”囤积起来。

  广东公布的房地产运行情况也显示,上半年,广东房地产企业本年购置土地面积1254.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5%;待开发土地面积4748.55万平方米,增长0.1%。但本年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149.5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28.58万平方米,下降16.6%。开发企业出现“囤地”倾向。

  建设银行研究部刚刚出炉的一份《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投资的17.2%,远未达70%以上政策要求。此外,开发商囤地、捂盘、假售、抬价等问题比较严重。2001年初至今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12.96亿平方米,不足购置面积60%,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

  加剧供求矛盾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2007年上半年房价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报告明确指出:开发商囤地、捂房现象严重,加剧了供求矛盾。

  从2006年上市公司年报看,一些房地产上市企业拥有大量的存量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总建筑规划面积多在300万平方米以上,个别企业超过1000万平方米,按目前的囤地企业年开发量计算,在没有新购土地的情况下,一般可供连续开发好几年,个别企业土地储备量可供开发六七年,其他非上市开发企业也都有大小不等的土地储备。

  在房价较快上涨的情况下,一些开发商建而不售,捂盘惜售现象也很严重。一些开发商采取分批销售、推迟开盘时间、内部认购、大幅提价等方式拉长销售周期,通过控制新建住房的上市速度拉抬房屋价格。

  根据去年房地产项目开工数量预计,仅北京市今年推迟开盘的楼盘就有几十个,个别楼盘开盘时间甚至推迟1年,而价格也上涨了近20%。

  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由于近期开发商储备土地屡屡创出天价,大部分土地价格已经达到了周边楼板价格,基于成本上浮明显,未来房产价格上涨也被认为必然。

  以北辰实业收获的长沙天价土地为例。目前长沙平均房价为3500~3600元/平方米,而该地块楼面成交价已达3500元/平方米,预计项目成本价将在5500元/平方米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价差会迅速抬高当地房价。

  建行报告指出,如果政府不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下半年房地产价格将加速上涨。其中,中心城市高房价将波及周边二、三线城市,前期房价上涨较少的城市也将出现快速补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观点与之相似,统计显示,从今年3月份开始,全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超过1.5%,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从目前情况看,推动近期房价较快上涨的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预计今年后期全国房价较快上涨的走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全年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

  记者观察

  整理存量土地迫在眉睫

  早报记者刘秀浩

  实际上,为防止开发商囤积土地,政府早有明文规定。1999年4月26日国土资源部通过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连续2年未使用的闲置土地,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

  2006年4月25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示范文本(试行),并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实行。

  为保证用地者及时开发利用土地,防止囤积土地,在《出让合同》已约定了建设项目的动工日期外,《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第一条约定了建设项目的竣工时间。明确“受让人除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日期动工建设外,还要明确同意在某年某月某日前完成项目施工建设,并申请竣工验收”.并在第十条约定,受让人未能按合同约定日期完成项目建设并申请竣工验收的,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国土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这一规定主要是为解决一些项目长期建设而不竣工问题,防止开发商长期大量囤积土地。

  但是,从执行情况来看,真正被收回的土地少之又少,而由于地价上涨幅度明显,违约金几乎不存在任何威慑力。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在拿下新江湾城土地后曾对记者表示,这一地块开始动工,“至少要等1年半”。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分院副院长陈晟则表示,除了政府层面的土地供应之外,整理存量土地迫在眉睫。据陈晟透露,目前上海关于存量土地的整理工作已经在进行之中。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邹晓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目前已经被开发商掌握的土地,只能采取市场手段抑制房价上涨,如在交易过程中增加税收成本等。而同时,加大政府对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掌控力度,积极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也是一方面。邹晓云表示,目前国土方面一直在呼吁将大地块的土地供应改变模式,分为中小地块推向市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少数大型开发商垄断土地资源,延长开发周期以囤地的行为。”